[发明专利]利用玉米粒色性状验证基因互作标本的生物制作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55368.9 申请日: 2016-05-20
公开(公告)号: CN107593422A 公开(公告)日: 2018-01-19
发明(设计)人: 赵文跃;周帮福;胡秀凤 申请(专利权)人: 赵文跃;周帮福;胡秀凤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0034 辽宁省沈***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玉米 性状 验证 基因 标本 生物 制作
【说明书】:

1、技术领域:

生物遗传教学。

2、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生物遗传,含基因互作的教学中无实验可做,遗传规律教学成为难点问题。动植物要饲养或种植三个世代,才能表现出遗传规律,所以搬上实验课堂显然不现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好指着挂图讲实验,学生只能一边听实验一边想像基因互作原理,造成了教师难讲明白,学生难听明白的局面。本发明是以宋同明教授编著的的理论为基础的,此专利的发明结束了基因互作无实验课可做的历史。

3、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宋同明教授编著的《玉米遗传与玉米基因突变性状彩图》的理论基础上,先做玉米粒色杂交实验,筛选基因互作的表现型;再用互作的表现型为实材,采用1/2授粉法,即自交保纯基因型与杂交组配处在同一个果穗上,选育出基因互作的亲本及测交种;最后用父母本杂交,组配成杂交F1代。种植F1代,自交得到F2代自交穗,观测粒色分离比,可验证基因互作。F1代与测交种交配得到F2测交穗,观测测交穗上粒色分离比,可证实上述的验证是准确可靠的。

4、具体实施方式

4.1 验证互补作用玉米标本

4.1.1 理论基础:

由宋同明教授编写的《玉米遗传与玉米基因突变性状彩图》第50页:玉米粒色糊粉层的出现至少需要9对基因即A1A2Bz1Bz2C1C2InPrR1。其中A1A2C1C2R15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处在隐性状态就不会有色素出现(白粒),它们属于“互补基因”。

4.1.2 做玉米粒色实验筛选“互补作用”的表现型:

在白粒玉米群体中筛选白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在杂交穗上,筛选紫粒多粒,种植在多个F2代自交穗中,筛选到一个穗上,紫粒157粒,白粒126粒,分离比近于9∶7,此穗既是“互补作用的表现型”。

4.1.3 选育互补作用的亲本及测交种

将上述126粒白粒玉米排号播种。利用1/2授粉法,左侧半穗自交,右侧半穗与本行白粒杂交,供出花粉的株左侧半穗要自交,收时标签上:36/72穗左侧全白粒右侧全紫粒,将紫粒种下自交,F2代所有自交穗的紫粒与白粒的分离比均为9∶7,这说明36号、72号株左侧的穗粒为互补作用的亲本。母本:白粒A1A1A2A2Bz1Bz1Bz2Bz2c1c1C2C2InInPrPrR1R1R2R2。父本:白粒:A1A1A2A2Bz1Bz2Bz2Bz2C2C2C1 C1InInPrPrr1r1R2R2。去掉双亲共有相同的基因母本白粒c1c1R1R1,父本白粒:C1 C1r1r1

由于互补基因5对,故互补作用的组合还有:A1A1α2α2×α1αA2A2等10种组合。测交种的选育:上述126粒白粒第77号株的花粉,授给其它白粒株穗,均为白粒,这说明77号左侧自交粒为互补作用测交种白粒c1c1r1r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文跃;周帮福;胡秀凤,未经赵文跃;周帮福;胡秀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53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