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装置和变径吸收塔的倒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53317.2 | 申请日: | 2016-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步书;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B66F7/28;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9 | 代理人: | 苏娟 |
| 地址: | 41001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装置 吸收塔 倒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装置,用于脱硫吸收塔的安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变径吸收塔的倒装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大型超临界及以上机组逐渐成为火力发电厂的主力机组,根据国家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火力发电厂在设计、施工及运行时锅炉烟气脱硫系统须同时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行。
锅炉烟气脱硫一般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烟气脱硫吸收塔是此工艺的重要设备之一。吸收塔由于体积大、内径宽及重量重等特点需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且其附属设备随同吸收塔的组装同步安装。吸收塔的安装方法有:正装法和倒装法,正装法采用一台或两台汽车吊配合组装,从第一层开始逐层往上安装;传统倒装法采用手拉葫芦提升,从上往下逐层组装,正装法和传统倒装法均具有进度慢、投入的人力多、安装精度及焊接质量难以控制等缺点,采用正装法和传统倒装法安装变径吸收塔工序更复杂和安装质量更难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提升装置,用于倒装吸收塔时,提升大型筒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径吸收塔的倒装方法,采用提升装置和附加支撑设备完成变径吸收塔的倒装,简化变径吸收塔的安装工序,提高变径吸收塔的安装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提升圆形架、贴在筒体内壁上的胀圈和用于固定胀圈的门型钢卡,门型钢卡扣在胀圈上并与筒体内壁焊接固定,液压提升圆形架包括沿圆周均布于筒体内侧的液压提升架、布置在筒体中心位置的中心钢管、依次连接各液压提升架的周向槽钢和用于连接中心钢管与液压提升架的径向槽钢,液压提升架和中心钢管均焊接固定在底板上,液压提升架包括支架、装在支架正上方的油缸、提升杆、装在油缸正上方用于带动提升杆向上运动的上卡头、装在支架与油缸之间用于限制提升杆向下滑动的下卡头和可沿支架滑动的滑动拖块, 所述的提升杆下端与滑动拖块固定,上端从上卡头中穿出,所述的滑动拖块一部分置于支架中与提升杆下端固定,另一部分沿水平方向从支架中探出与胀圈底部抵靠,门型钢卡对称设置于滑动拖块的左右两侧且靠近滑动拖块,所述的油缸进油伸长时,上卡头自动卡紧提升杆,带动提升杆向上运动,使滑动拖块拖住胀圈向上运动,油缸出油回程时,上卡头随油缸回程,下卡头自动卡紧提升杆限制其向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的上卡头与下卡头结构相同,均包括端盖、卡头弹簧、卡块座、合围在提升杆外周的卡块,所述的卡块为多瓣结构拼合在卡块座中,所述的卡块座的内壁为直径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的端盖设置在卡块的上方,卡头弹簧套在提升杆上,上端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卡头的卡块座与油缸固接,下卡头的卡块座与支架固接,端盖与卡块座外表面螺纹配合,向下旋紧端盖使卡头弹簧的下端压紧卡块,卡块抱紧提升杆。
优选的,所述的胀圈包括两个圆弧形的胀环,胀环与筒体内壁贴合,两个胀环相对的端面之间通过千斤顶连接,千斤顶将两个胀环顶紧在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的胀环的端面上焊有与端面垂直的加强筋板,所述的滑动拖块与胀环的底部抵靠,且胀环与滑动拖块抵靠的部位焊有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的胀圈的底部到筒体底面的距离为300mm~400mm。
优选的,所述的支架的高度为2.5米~3米,提升杆的长度为3.5米~4米。
变径吸收塔的倒装方法,变径吸收塔由上部罐体、下部罐体和连接上部罐体和下部罐体的变径筒体组成,上部罐体由多层上部筒体依次焊接组成,下部罐体由多层下部筒体依次焊接组成,变径筒体为从上到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台圆形状,倒装步骤为: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二、吸收塔基础划线、底板预埋件的安装及底板的安装;
三、上部罐体及塔顶安装:
(A)在底板上标出吸收塔的中心点,并划出上部罐体和下部罐体的内圆周线,先以上部罐体的内圆周线为基准在内侧安装限位板;
(B)按照吸收塔的施工设计排版图,并根据上部罐体内圆周线和限位板的限定,首先在底板上组装上部罐体中的第二层上部筒体(从上向下数);
(C)再将上部罐体中的顶层上部筒体组装焊接在第二层上部筒体上;
(D)将以上所述的提升装置安装于第二层上部筒体内侧:
1)将胀圈贴在第二层上部筒体的内壁上,门型钢卡扣在胀圈上并与第二层上部筒体内壁焊接固定;
2)根据吸收塔及附件的提升重量、油缸的提升能力以及油缸的技术参数,
选择液压提升架的数量,并将液压提升架沿圆周均布于第二层上部筒体内侧,使滑动拖块与胀圈底部抵靠;
3)用周向槽钢依次连接各液压提升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3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的电力铁塔维护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微型电动千斤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