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价有机框架负载钴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53155.2 | 申请日: | 2016-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3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高艳安;张健强;冷文光;王宇;格日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C07D317/36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共价 有机 框架 负载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共价有机框架材料负载钴催化剂,其特征在于:
以负载金属钴的氨基卟啉单体Co(II)@TAPP和醛基芘单体TFPPy为原料,利用氨基和醛基之间的席夫碱反应,在真空条件下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Co(II)@TF-TA COF催化剂;产物中Co元素的负载量为2-4 wt%;其中,Co(II)@TAPP和TFPPy的投料摩尔比为0.5-1:0.5-1,溶剂为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为1,4-二氧六环、均三甲苯、N,N’-二甲基乙酰胺、3 mmol/L醋酸溶液,溶剂1,4-二氧六环、均三甲苯、N,N’-二甲基乙酰胺、3 mmol/L醋酸溶液的体积比例为0.5-0.7 mL / 0.5-0.7 mL / 0.5-0.7 mL / 0-0.1 mL;合成负载金属钴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负载金属钴的氨基卟啉单体Co(II)@TAPP和醛基芘单体TFPPy为原料,利用氨基和醛基之间的席夫碱反应,在真空条件下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Co(II)@TF-TA COF催化剂;产物中Co元素的负载量为2-4 wt%。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温度120-140oC,反应时间3-7天。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为20-200 Pa。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Co(II)@TF-TA COF为异相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环碳酸酯化合物。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在二氧化碳存在下,将环氧化合物、助催化剂、Co(II)@TF-TA COF混合搅拌反应,产物与催化剂通过过滤或抽滤的方式分离,液相即为催化目标产物环碳酸酯化合物;
所述的环氧化合物为下述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所述的环氧化合物共同特征为:分子式为,其中的R为取代基团,R=甲基、氯甲基、丁基、丁氧基或己基;
所述的助催化剂为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和/或四丁基氯化铵;
环氧化合物、助催化剂、 Co(II)@TF-TA COF的用量质量比为500-1000:0.5-2:1;
反应温度范围为25-100 oC或压力范围为0.1-3.0 MPa;反应时间12-72h。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7.5 mmol环氧化合物 、0.015 mmol助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含有0.015 mmol的钴元素的Co(II)@TF-TA COF 32.6 mg, 混合搅拌反应48h,对不同底物的催化产率达到90-99%。
8.按照权利要求5、6或7所述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二氧化碳的压力为0.1-3.0MPa,其中不含有或还可存在的气体为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9.按照权利要求5、6或7所述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二氧化碳和不同环氧化合物都表现出了>90%高产率;催化剂循环使用4次以上催化性能没有出现明显下降,所有的反应和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原料的价格相对较低,产物环碳酸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31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