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缆绳收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7716.8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7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勇;刘泽威;刘胜;李冰;刘洪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刘光裕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缆绳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缆绳收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缆绳收放系统。
背景技术
缆绳收放系统用来控制缆绳的释放、回收和制动。现有技术所采用牵引电机为交流电机,利用变频器对交流电机进行调速控制;储缆过程采用交流电机驱动储缆筒,利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控制变频器的输出从而调节缆绳的张力;排缆过程由步进电机驱动,通过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实现排缆系统与储缆筒的同步。排缆过程需要排缆架准确地进行排缆节距的控制,现有技术的节距控制精度不能完全满足系统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缆绳收放系统,解决现有技术的缆绳收放系统无法准确进行排缆节距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缆绳收放系统,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牵引装置、储缆装置、排缆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位于底座上的牵引电机、联轴器、牵引电机减速器、牵引轮、牵引电机制动器;所述牵引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牵引电机减速器相连接,向牵引电机减速器提供牵引动力,并在减速后将牵引动力分配到牵引轮;所述牵引轮用于完成对缆绳的收放;所述牵引轮还与牵引电机制动器相连接,所述牵引电机制动器对牵引电机进行制动;
所述储缆装置包括位于底座上的储缆电机、储缆筒、储缆电机减速器、储缆电机制动器;所述储缆电机与储缆电机减速器相连接,向储缆电机减速器提供储缆动力,所述储缆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带动储缆筒旋转实现收卷和储线;所述储缆电机还与储缆电机制动器相连接,所述储缆电机制动器对储缆电机进行制动;
所述排缆装置包括位于底座上的排缆电机、排缆电机减速器、螺旋副往复机构、排缆架、支杆、行程开关;所述排缆架安装在两个光杆上,且与丝杆可拆卸的连接,光杆的两端设置于支杆上,丝杆设置于排缆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排缆电机与排缆电机减速器相连接,向排缆电机减速器提供排缆动力,排缆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丝杆带动排缆架左右移动;所述排缆电机减速器位于底座的一端;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端,用于控制排缆电机的正反转;所述排缆电机通过排缆电机减速器向丝杆提供动力,带动排缆架;在工作状态时,储缆筒旋转一圈,排缆架沿螺旋副往复机构行走一个节距,排缆到达两端后自动换向,开始另一层的排布;所述排缆电机为直流电机;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机驱动器、继电器、接触器、传感器,以及通过串口与主控制器相连的工控机;工控机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到主控制器;传感器检测系统参数的变化,并将系统参数发送到主控制器,其中,所述储缆角度传感器位于储缆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的一端,用于对储缆筒的转动量进行测量,所述排缆角度传感器位于排缆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的一端,用于对排缆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的转动量进行测量;主控制器接收工控机发送的控制指令和传感器发送的系统参数,并向电机驱动器、继电器、接触器发送控制指令;电机驱动器、继电器、接触器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缆绳的收缆、放缆、停止、急停、排缆过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排缆电机为直流伺服电机。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电机为直流电机。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储缆电机为直流电机。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轮为双主动摩擦轮。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排缆架包括可绕轴旋转的摆线架。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与排缆架和储缆筒相连接,用于实现缆绳的换向。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缆绳的运行路径上的导轮,用于使缆绳不与地面刮擦。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工控机电连接的显示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77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电梯
- 下一篇:一种循环导向自动均匀收线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