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成可变厚度板的辊轧成形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7605.7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5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来;李文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星宇HITECH |
主分类号: | B21D47/01 | 分类号: | B21D47/01;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张瑞,郑霞 |
地址: | 韩国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可变 厚度 成形 设备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2月2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88971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发明背景
(a)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可变厚度板的辊轧成形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可变厚度板的辊轧成形设备,其中布置在成形设备上的上部成形辊和下部成形辊之间的初始间隙被设定,并且弹簧单元根据材料的厚度吸收施加到上部成形辊的成形反作用力以能够实时地控制部上成形辊和下部成形辊之间的间隙。
(b)相关技术描述
通常,线型梁的成形由辊轧成形系统执行,其中具有上部成形辊和下部成形辊的至少十个辊轧成形设备布置成直线以使供给的材料弯曲且形成各种形状。
图1示出普通辊轧成形系统的辊轧成形设备以及用于每个步骤的工艺。
参考图1,辊轧成形系统和工艺包括开卷步骤S110和矫直步骤S120,在开卷步骤S110中,展开供给卷200的开卷机201布置在工艺路线的前侧,在矫直步骤S120中,把从开卷机201展开的带型卷200矫直成平钢板250的矫直机203布置在工艺路线的后侧。
而且,折弯机205布置在矫直机203的后侧并且执行冲孔步骤S130以形成各种孔,该孔可用于组装待成形的梁。
至少十个辊轧成形设备(207:R1至R7;部分未示出)布置在折弯机205的后侧执行辊轧成形步骤S140,该步骤顺序地使经过开卷机201、矫直机203和折弯机205供给的钢板250弯曲成具有所需形状的梁。
具有多个曲率成形辊的圆形弯曲机209布置在辊轧成形设备207的后侧处并且制造预定的曲率以执行弯曲步骤S150,多个曲率成形辊沿着曲率的半径布置以形成辊轧成形产品的曲率。
然而,在常规辊轧成形系统中,上部成形辊和下部成形辊布置在每个辊轧成形设备(R1至R7)处,并且当插入材料时,通过成形反作用力在上部成形辊和下部成形之间形成间隙偏差,或具体地,在诸如TWB(Tailor Weld Blank,拼焊板)或TRB(Tailor Rolled Blank,连续变截面板)的材料厚度改变的情况下,有一个缺点是:上部成形辊和下部成形辊之间的预定的间隙的成形压力超过所预定的范围。
具体地,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不同厚度的板(TWB、TRB等等)实时插入时,很难控制上部成形辊和下部成形辊之间的间隙,因为通过使用伺服电机很难实时地准确控制间隙,所以左侧成形偏差和右侧成形偏差在上部成形辊和下部成形辊上产生,并且因而存在一个问题:由成形压力不同引起的变形形成有缺陷的产品。
在本背景部分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促进对本发明的背景的了解,并且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构成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国已经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概述
本发明已经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可变厚度板的辊轧成形设备,其具有实时控制上部成形辊和下部成形辊之间的间隙的优点,其中在布置在辊轧成形系统的每个辊轧成形设备上的上部成形辊和下部成形辊之间设定初始间隙,并且弹簧单元根据材料的厚度吸收施加到上部成形辊的成形反作用力。
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用于形成可变厚度板的辊轧成 形设备可包括:双侧支撑框架,其以彼此相距预定的距离布置在工艺基座上的左侧和右侧处,并且其中滑槽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于中心部分处;下部成形辊单元,其中下部成形辊固定在下部旋转轴上使得两个端部部分可旋转地布置在下部滑块上,该下部滑块固定到双侧支撑框架上的每个滑槽的下部部分;上部成形辊单元,其中上部成形辊固定在上部旋转轴上使得两个端部部分可旋转地布置在上部滑块处,该上部滑块布置在双侧支撑框架的每个滑槽上以在下成部形辊单元的上部部分处在上下方向上可滑动地移动;成形辊间隙调整单元,其调整下部成形辊和上部成形辊之间的初始间隙,其中蜗轮和蜗杆在双侧支撑框架的每个上部部分的调整块中操作并且在上下方向上螺纹接合到蜗轮的中心的调节螺杆调节双侧上部滑块的上下方向位置;以及弹簧单元,其布置在双侧支撑框架的每个滑槽内的调节螺杆和上部滑块之间,根据待形成的板的厚度变化吸收施加到上部成形辊的成形反作用力,并且同时使上部成形辊的成形压力保持在预定范围内。
刻度尺可分别对应于下部滑块和上部滑块布置在双侧支撑框架的一侧处,并且刻度指针可对应于每个刻度尺布置在下部滑块和上部滑块中的每一个的一侧处。
肋条可在双侧支撑框架中的每一个的一侧处形成,以便增强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星宇HITECH,未经(株)星宇HITECH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7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型彩钢瓦成形机的板材进料架
- 下一篇:一种幼儿平衡感训练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