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5625.0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9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石雄伟;李立峰;袁卓亚;许冰;柯亮亮;雷丹;唐金良;马毓泉;冯威;田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公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2/00 | 分类号: | E01D2/00;E01D19/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组合 连续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M个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段(8)和M+1个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段(9)拼接形成的连续梁,所述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段(8)和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段(9)呈交错布设,其中M为正整数且M≥2;M个所述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段(8)分别支撑于所施工连续梁桥的M个桥墩(10)上;
所述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段(9)包括第一钢梁节段(9-1)和平铺在第一钢梁节段(9-1)上且由高强混凝土浇筑成型的高强混凝土板(9-2);
所述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段(8)包括第二钢梁节段(8-1)和平铺在第二钢梁节段(8-1)上且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板(8-2);所述第二钢梁节段(8-1)上部设置有多个竖向剪力件,多个所述竖向剪力件均浇筑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板(8-2)内;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板(8-2)内设置有多道纵向预应力钢筋(7),多道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7)均沿超高性能混凝土板(8-2)的纵向长度方向进行布设;
每个所述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段(8)的第二钢梁节段(8-1)均焊接固定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钢梁节段(9-1)之间,每个所述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段(8)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板(8-2)均通过湿接缝(4)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段(9)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钢梁节段(8-1)和第一钢梁节段(9-1)的横截面结构相同且二者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工字梁,两个所述工字梁均沿所施工连续梁桥的纵向长度方向布设;每个所述工字梁均包括上翼缘板(2)、位于上翼缘板(2)正下方的下翼缘板(6)和支撑于上翼缘板(2)与下翼缘板(6)之间的竖向腹板;
所述第二钢梁节段(8-1)中每个所述工字梁的所述竖向腹板均由上腹板(3)和位于上腹板(3)正下方的下腹板(11)焊接而成;
所述第二钢梁节段(8-1)包括上部梁体和位于所述上部梁体正下方的下部梁体,所述上部梁体和所述下部梁体之间以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钢梁节段(8-1)中两个所述上翼缘板(2)和两个所述上腹板(3)组成所述上部梁体,所述第二钢梁节段(8-1)中两个所述下翼缘板(6)和两个所述下腹板(11)组成所述下部梁体;
所述高强混凝土板(9-2)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板(8-2)均为预制混凝土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剪力件为呈竖直向布设的剪力钉(1);
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板(8-2)内侧上部和内侧下部均由左至右设置有多道纵向钢筋(5),多道所述纵向钢筋(5)均沿超高性能混凝土板(8-2)的纵向长度方向进行布设。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梁节段(8-1)包括上部梁体和位于所述上部梁体正下方的下部梁体,所述上部梁体和所述下部梁体之间以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上部梁体和平铺在所述上部梁体上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板(8-2)连接组成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结合段。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梁节段(8-1)中两个所述下翼缘板(6)之间通过多个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横向支撑件(12)连接为一体,多个所述横向支撑件(12)均沿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段(8)的横向宽度方向进行布设;每个所述横向支撑件(12)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两个所述下翼缘板(6)上;
多个所述竖向剪力件分左右两组进行布设,两组所述竖向剪力件分别布设在所述第二钢梁节段(8-1)中两个所述上翼缘板(2)上部,每组所述竖向剪力件均包括一列所述竖向剪力件或多列由左至右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所述竖向剪力件,每列所述竖向剪力件均包括多个沿上翼缘板(2)的纵向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直线上的所述竖向剪力件。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道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7)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分为左右两组进行布设;两组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7)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钢梁节段(8-1)中两个所述上翼缘板(2)的上方,每组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7)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预应力钢筋组,两个所述预应力钢筋组分别布设在一组所述竖向剪力件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预应力钢筋组均包括由左至右布设的多道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公路研究院,未经西安公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56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向活动三层复合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生产运输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