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变体机翼后缘及其偏转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5590.0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6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伟;刘阳;马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9/20 | 分类号: | B64C9/20;B64C13/2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徐晓鹭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形状 记忆 合金 驱动 变体 机翼 后缘 及其 偏转 方法 | ||
1.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变体机翼后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缘为采用形状记忆合金SMA配合传动机构构成的驱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翼肋、SMA丝、绝缘杆以及传动机构;所述翼肋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关节,所述SMA丝一端缠绕并固定在绝缘杆上,另一端固定在翼肋上;所述绝缘杆与传动机构啮合,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在各关节的节点上,使翼肋以节点为轴相对作圆周运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轮、第一翼肋转轴、第一同步轮、同步带、第二翼肋转轴;所述翼肋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右翼肋,其中,所述蜗轮同轴连接在第二翼肋转轴中间位置,第二翼肋转轴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同步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二同步轮上设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轮转动,第一同步轮同轴固定在第一翼肋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翼肋转轴、第二翼肋转轴同向的一端连接在一侧翼肋的节点上,使各关节可相对周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变体机翼后缘,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杆将SMA丝缠绕在绝缘杆上,且绝缘杆的末端连接有蜗杆;所述后缘包括上下两组叠置的驱动系统,上、下驱动系统通过蜗杆连接为一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变体机翼后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驱动系统同时实现上下偏置变体,所述SMA丝包括左右SMA丝,左右SMA丝以相反的缠绕方向缠绕并固定在绝缘杆处,另一端连接在动驱动系统的两侧翼肋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变体机翼后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关节的节点处为同轴咬合连接,使节点两侧的翼肋以节点为轴在设定范围内转动,第一翼肋转轴与第一段翼肋通过键固定连接。
5.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变体机翼后缘的偏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缘为采用形状记忆合金SMA配合传动机构构成的驱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翼肋、SMA丝、绝缘杆以及传动机构;所述翼肋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关节,所述SMA丝一端缠绕并固定在绝缘杆上,另一端固定在翼肋上;所述绝缘杆与传动机构啮合,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在各关节的节点上,使翼肋以节点为轴相对作圆周运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轮、第一翼肋转轴、第一同步轮、同步带、第二翼肋转轴;所述翼肋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右翼肋,其中,所述蜗轮同轴连接在第二翼肋转轴中间位置,第二翼肋转轴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同步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二同步轮上设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轮转动,第一同步轮同轴固定在第一翼肋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翼肋转轴、第二翼肋转轴同向的一端连接在一侧翼肋的节点上,使各关节可相对周向旋转;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加热一侧SMA丝,通过SMA丝的形状记忆合金效应带动绝缘杆、蜗杆转动;
步骤二,蜗杆带动蜗轮、第二翼肋转轴、第二同步轮、同步带以及第一翼肋转轴转动,第一翼肋转轴与翼肋之间的键与翼肋的第一节点固定,从而带动第一翼肋转动,此时第二翼肋保持不动;
步骤三,当翼肋的第一关节运动到设置角度后,以第二节点为轴,第一关节带动第二关节产生偏置运动,当第二关节偏置到设置角度时,后缘一个开襟翼周期偏转完成;
步骤四,加热另一侧的SMA丝,绝缘杆和蜗杆向相反方向偏转,实现闭襟翼的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变体机翼后缘的偏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闭襟翼周期偏转为与开襟翼周期偏转顺序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变体机翼后缘的偏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体后缘偏转角度最大为:
蜗杆转动的周数为l=n1(n2)*(α+β);
其中,n1与n2上下蜗轮蜗杆的传动比,前两段转动关节的偏转角度分别为α和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55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器与侧挂式辅助触头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排气管减振防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