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耐磨自清洁近视镜片的制备方法及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4996.7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亮;倪念英;江源源;李钰;赵梓汐;桂俊萍;瞿梦巧;张慧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梅塞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02 | 分类号: | G02C7/02;G02C7/10;G02B1/00;G02B1/14;G02B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耐磨 清洁 近视 镜片 制备 方法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色耐磨自清洁近视镜片的制备方法及产品。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在230~320℃的条件下,用热塑机将热塑性塑料树脂及添加剂加热熔融后注入镜片膜的型腔,冷却固化后开模取出镜片;(2)将溴化银和氧化铜置于真空镀膜设备的坩埚处,在2000℃的条件下用电子束轰击使其蒸发,并以薄膜的形式镀在镜片上;(3)将类金刚石、氧化锡锑和包裹二氧化硅的二氧化钛置于真空镀膜设备的坩埚处,在2000℃的条件下使三者汽化,形成一层均匀的气膜,冷却沉积在镜片上。本发明采用的原材料价格便宜且功能齐全,适用人群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变色耐磨自清洁近视镜片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用作眼镜片的材料主要有三大类:晶石、光学玻璃和光学树脂。与光学玻璃相比,光学树脂镜片具有质量轻、抗冲击和易加工成型等优点,一经推出,很快就替代了光学玻璃成为眼镜片的主流产品。
1964年美国发明了变色玻璃。优质的变色镜片应该透明,不含乳化色泽,半复明时间短,复明快。无基色的变色镜片原始透过率高达90%左右。有基色的变色镜片原始透过率可低至60~70%。一般太阳镜型变色镜片光照变色后的透过率降低到20~30%。舒适型的变色镜片变色较浅,光照变色后的透过率40~50%左右。
抗静电涂料是纳米ATO(AntimonyTinOxide)粉的主要应用市场。ATO纳米超微粒子粉体,带有半导体领域中的非电阻的透明导电性,具有非常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并能有效的阻隔红外和紫外辐射,且纳米ATO粒子对可见光的吸收率极弱,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可应用于各种抗静电塑料、涂料、纤维,透明隔热涂料,显示器用防辐射涂层,太阳能电池,汽车风挡等。及各种树脂中起到透明、导电、防静电辐射、隔紫外及红外作用。
1971年Aisenberg和Chabot首先报道,室温条件下获得一种物理化学性能接近或类似于金刚石的硬质碳膜,他们命名为类金刚石(DLC)膜。类金刚石(DLC)具有石墨结构sp2键和金刚石结构sp3键,所以DLC具有一些与金刚石薄膜相似的优良特性,如高硬度和高热导性,宽的光学透过范围(折射率一般为1.5-2.6)和良好的电学性能(电阻率可达1000?·cm)、生物相容性等。同时具有不同于金刚石薄膜的性能,比如成膜温度低(可低至室温),表面光洁度高,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系数低至0.2以下)等特点。类金刚石膜具有高硬度和高弹性模量,不同的沉积方法制备的DLC膜硬度差异很大,DLC膜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低摩擦系数,是一种优异的表面抗磨损改性膜。
目前已经有很多有关自清洁玻璃的研究,它们所用的技术大多都是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含有二氧化钛的膜,当太阳光照在上面时,上面的有机污物就会被降解,进而达到光催化的目的。但这种技术很难用到眼镜上来,因为眼镜镜片是树脂,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而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光催化剂,它却有着很大的缺点:它的光催化降解不具有选择性。如果将其应用在眼镜上,那么它很有可能会将镜片的结构性成分降解掉。所以找到一种具有合适选择性的光催化剂并应用于眼镜镜片的镀膜膜层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变色耐磨自清洁近视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改进传统近视眼镜的材料,将耐磨材料改为类金刚石,将抗静电材料改为氧化锡锑,并且在眼镜膜中掺杂溴化银、氧化铜和选择性光催化剂。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色耐磨自清洁近视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230~320℃的条件下,用热塑机将热塑性塑料树脂及添加剂加热熔融后注入镜片膜的型腔,冷却固化后开模取出镜片;
(2)将溴化银和氧化铜置于真空镀膜设备的坩埚处,在2000℃的条件下用电子束轰击使其蒸发,并以薄膜的形式镀在镜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梅塞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梅塞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49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