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动态分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4107.7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0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鲁录义;刘雪晴;张燕平;王奎;江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F16K31/04;F16K31/53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张建伟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动态分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流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体流量动态分配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工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流量分配系统包括转速测量系统、控制器及流量控制单元。转速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发动机的转速;控制器与转速测量装置相连接,用于根据转速-电流对应关系确定与发动机的转速相匹配的电流信号;流量控制单元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根据电流信号对泵的流量进行调节分配。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分配结构复杂,设计成本高;
第二,通过控制程序来完成转速与电流信号传递,从而控制流量分配,存在响应时间快慢的问题;
第三,泵流量输出与实际工况有严重滞后;
第四,分配的精度不高,依赖于转速测量系统,控制程序的设计精度,不易调节,维修繁琐,稳定性不高;
第五,流量分配系统输出形式单一,一般为直线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分流装置,其目的在于实现水流量按预设变化曲线进行的动态分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设计成本高,严重滞后,输出形式单一、调节不便和调节精度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流量动态分配装置,包括进口筒、分流筒、分流盘、出口管、驱动齿轮、变频器和电机;其中:
所述进口筒为圆管,是流体的入口,所述出口筒一端为圆形,用于和分流盘同轴相连,另一端分成两个出口,用于分流后的流体通过;
所述的分流盘为圆齿轮形,其外齿与驱动齿轮啮合,由驱动齿轮带动其转动;分流盘上设有两个以分流盘轴心为圆心的扇形孔,各扇形孔形状和面积相等,各扇形孔的圆心角不大于10°;通过改变通过分流盘上扇形孔面积,能控制出口管的流量;
所述分流筒一端为圆管,用于和进口筒相连;另一端与分流盘可转动相连,该端面开有与流量要求相对应的通孔,分流筒的流体经该通孔进入分流盘;
所述进口筒、分流筒和分流盘共轴设置;进口筒的入口截面积等于出口管出口截面积总和;所述出口管摆放位置以扇形孔的圆心为中心,其一端分成两个半圆形通孔,另一端是两个圆管形出口;
所述进口筒、分流筒、分流盘、出口管各相互连接部位,设有密封装置;所述电机在变频器控制下工作,用于带动驱动齿轮按设定转速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筒与分流盘相连端的通孔包络形状由下式确定:
上式基于分流筒底部圆心为原点的XOY直角坐标系,r为通孔形状曲线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R是所述扇形孔的半径,e为扇形孔转动时其角平分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以逆时针为正;所述X轴,指穿过圆心且将通孔形状分为对称两半的直线,X轴与通孔曲线长轴重合,f(e)是所要得到的出口管流量随e变化的解析式;f1(e)为扇形孔转动角度0到180°内时所对应的出口管1流量解析式,f2(e)为扇形孔转动角度180°到360°内时所对应的出口管2流量解析式,f(e)及f1(e)和f2(e)根据分流需要确定;180°为两解析式扇形孔转动角度e的分界点。
进一步的,所述f1(e)和f2(e)变化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直线型变化:a*e+b,a和b为常数;抛物线型变化:a*e2+b*e+c,a,b和c为常数;正弦型变化:a*sin(e)+b或a*cos(e)+b,a和b为常数。
进一步的,所述f1(e)和f2(e)变化形式相同,即两者同为直线型变化、抛物线型变化或者正弦型变化,只是相差180°相位。
进一步的,通过调节变频机,能使分流盘的转速发生变化。
本发明中,流体由进口筒进入分流筒,变频器和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分流盘以一定的角速度进行转动。流体进入分流筒后分成两股流体进入分流盘和出口管。由于分流筒底部有通孔的形状,分流盘在转动时流通面积是变化的,从而实现流体流量的动态变化。
本发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保证入口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流通截面变化来控制出口管流量变化,出口管的流量与流通面积呈正比关系,故基于此原理,时刻改变流通面积来控制出口管流量瞬时变化。本发明流通面积变化由扇形面积变化来控制的,由此位于分流筒底部的通孔形状根据实际流量变化需求来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4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