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系统中的切换失败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3749.5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2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M·北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26 | 分类号: | H04W36/2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戴开良;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系统 中的 切换 失败 流程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880118974.2(PCT/US2008/085689),申请日为 2008年12月5日,发明名称为“通信系统中的切换失败流程”的中国专利 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07年12月5日提交的、名称为“HANDOVER FAILUREPROCEDURESINCOMMUNICATIONSYSTEMS”的美国专利申 请序号60/992,65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下面的说明概括而言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有关用户设备在 切换失败后的操作。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诸如语音、数据之类的各种通信内容,广泛部署了无线通信 系统。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多址系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 如,带宽、发射功率……)支持多个用户进行通信。这类多址系统的实例 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 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等等。
一般而言,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移动设备进行通信。 每个移动设备通过在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 向链路(或称下行链路)指的是从基站到移动设备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 路(或称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移动设备到基站的通信链路。此外,移动设 备和基站之间的通信可通过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 (MISO)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等来建立。
MIMO系统一般利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 进行数据传输。由NT个发射和NR个接收天线构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解 成NS个独立信道,可以将它们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NT,NR}。NS个独 立信道中的每个对应于一维。另外,如果利用由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创建 的另外的维度,MIMO系统可以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增加的频谱效率、 更高的吞吐率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可以支持各种双工技术来将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通信在共 同物理介质上进行划分。例如,频分双工(FDD)系统可以利用不同的频 率区域来进行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通信。进一步,在时分双工(TDD)系 统中,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通信可以利用共同的频率区域。然而,传统技 术能够提供有限的与信道信息有关的反馈或者不能提供任何反馈。
发明内容
下面简单地概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便对这些实施例有一个基本的 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不是对能联想到的所有实施例的全面概述,既不是要 确定所有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是要描绘任何一个实施例或 所有实施例的范围。唯一的目的是简单地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 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一个方面,可以有一种用于管理无线通信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 可以包括识别与在基站之间进行转移的用户设备有关的切换失败。进一步, 所述方法包括当识别出所述切换失败时可以选择要在上面应用到所述用户 设备的优化的小区。
根据另一方面,可以有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识别器,用于识别与在 基站之间进行转移的用户设备有关的切换失败。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指定 器,当识别出所述切换失败时该指定器选择要在上面应用到所述用户设备 的优化的小区。
根据又一方面,一种装置可以利用用于识别与在基站之间进行转移的 用户设备有关的切换失败的模块。所述装置还可以利用用于当识别出所述 切换失败时选择要在上面应用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优化的小区的模块。
根据又一方面,可以有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 所述介质可以包括用于识别与在基站之间进行转移的用户设备有关的切换 失败的代码集。另一代码集用于当识别出所述切换失败时选择要在上面应 用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优化的小区。
根据另一方面,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管理无线通信切换。 所述处理器可以包含用于识别与在基站之间进行转移的用户设备有关的切 换失败的模块。另一模块可以用于当识别出所述切换失败时选择要在上面 应用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优化的小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3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