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截面型防串烟排烟气道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1240.7 | 申请日: | 2016-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1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共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2 | 分类号: | E04F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型防串烟排 烟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截面型排烟气道,尤其涉及一种变截面型防串烟排烟气道,属烟道制造行业。
背景技术
目前,排烟气道在住宅上应用广泛,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厨房、卫生间的排气管道与公共排气道相连实现烟、气的排出,实际生活中,常常出现楼上楼下厨房或卫生间出现串烟、串气现象,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空气流通学原理,通过同样风量时圆形阻力最小,圆形的内壁更有利于空气流通,但是圆形排烟气道也存在自重较重、生产成本高等缺陷,最好的办法是既能够增加烟气的排出速度,又能降低排烟气道的重量和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变截面型防串烟排烟气道,既能降低排烟气道的重量,又能加快烟、气的排出速度,且避免出现串烟、串气现象。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排烟气道由长方体腔体和圆柱形通孔腔体组成,所述的长方体腔体由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合围组成,所述的圆柱形通孔腔体内壁分别与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内壁保持相切;所述的长方体腔体内壁与圆柱形通孔腔体内壁通过过渡斜面来实现矩形截面向圆形截面的过渡,所述的过渡斜面将长方体腔体隔断为两个通过圆柱形通孔腔体连通的区域,形成一个矩形截面变圆形截面的主烟道口。
所述的侧壁四、过渡斜面和圆柱形通孔腔体一侧合围成底部封闭、顶端开口的导流槽状区域,形成副烟道;所述的侧壁四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位于过渡斜面顶部一侧并与副烟道实现连通,所述的副烟道与主烟道口底部处于封闭状态,使副烟道处的烟气向上排出并与主烟道口烟气在顶端汇合,在主烟道口顶端烟气气流的带动下向上排出,从而避免出现串烟、串气现象。
所述的过渡斜面可以替换为曲面。
本发明的优点是:与传统的排烟气道相比,本发明通过将矩形截面过渡为空气流通性能更好的圆形截面,截面积变小促使圆柱形通孔腔体内烟气的流速加快 并向上排出。当居民住宅中的烟气经由进气口进入副烟道后,沿着副烟道向上排出,此时主烟道口烟气正向上加速排出并带动副烟道烟气向上排出,使副烟道烟气无法窜入其他楼层,从而避免出现串烟、串气现象,相比一般内圆型排烟气道,既减轻了重量,又增加了流速,提高了排烟气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长方体腔体,2、圆柱形通孔腔体,3过渡斜面;4、进气口,5、侧壁一,6、侧壁二,7、侧壁三,8、侧壁四,9、副烟道,10、主烟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示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变截面型防串烟排烟气道,所述的排烟气道由长方体腔体1和圆柱形通孔腔体2组成,所述的长方体腔体1由侧壁一5、侧壁二6、侧壁三7、侧壁四8合围组成,所述的圆柱形通孔腔体2内壁分别与侧壁一5、侧壁二6、侧壁三7内壁保持相切,所述的长方体腔体1内壁与圆柱形通孔腔体2内壁通过过渡斜面3实现矩形截面向圆形截面的过渡,所述的过渡斜面3将长方体腔体1隔断为两个通过圆柱形通孔腔体2连通的区域,形成一个矩形截面变圆形截面的主烟道口10,根据空气流通学原理,圆形的内壁更有利于烟气的流通,所以当烟气通过所述的圆柱形通孔腔体2处时流通性能更好,由于主烟道口10截面由矩形截面过渡为圆形截面,一定程度上使主烟道口10的截面积变小,在同等气流流量的前提下,加快了圆柱形通孔腔体2处烟气的流速。
所述的侧壁四8、过渡斜面3和圆柱形通孔腔体2一侧合围成底部封闭、顶端开口的导流槽状区域,形成副烟道9;所述的侧壁四8上设有进气口4,所述的进气口4位于过渡斜面3顶部一侧并与副烟道9实现连通,用来连接居民排出的烟气,所述副烟道9与主烟道口10底部处于封闭状态,避免了副烟道9处的烟气下窜,当烟气通过进气口4排入副烟道9时,烟气经由副烟道9向上排出,并与主烟道口10的烟气在顶端汇合,由于圆柱形通孔腔体2处流速变快,在主烟道口10顶端形成负压,从而带动副烟道9烟气快速向上排出,避免出现串烟、 串气现象。
所述的过渡斜面3可以替换为曲面,用于实现矩形截面向圆形截面的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共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共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1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SGA绿色墙板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装修装饰用可收集碎屑的铲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