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汽车A柱视野盲区的汽车影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1087.8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5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猎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00 | 分类号: | B60Q11/00;B60R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汽车 视野 盲区 影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汽车A柱视野盲区的汽车影像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灯,为保证安全行车而安装在汽车上的各种交通灯。分照明灯和信号灯两类。1905~1912年,为解决前方道路照明,始装用聚光灯式乙炔前照灯,并配备1只煤油灯为后牌照灯。1945~1947年,最低程度必须配备的各种外部灯具已最后定型。合格的汽车灯应符合相应的光度、色度和基本环境试验规范。其中,前照灯的主要用途是照明车前的道路和物体,确保行车安全。还可以利用远光、近光交替变幻作为夜间超车信号。前照灯安装在汽车头部的两侧,每辆车装2只或4只。灯泡功率为远光灯45~60W,近光灯25~55W。
而倒车灯装于汽车尾部,用于照亮车后道路和告知车辆和行人,车辆正在倒车或准备倒车。它兼有灯光信号装置的功能。灯光为白色,功率为28W。
但是现有汽车车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故障检测方面,如果变向或者倒车时,所需车灯出现故障,则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时甚至危及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发明专利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消除汽车A柱视野盲区的汽车影像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实时监测汽车车灯故障,准确性高,工作稳定,能够使得驾驶者及时掌握车灯工作状况,避免因车灯故障问题产生事故,提高了人身安全性。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消除汽车A柱视野盲区的汽车影像装置,包括配光镜、反射镜、LED灯、光照度传感器、输出线A、灯座、电源线、总线、输出线B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配光镜安装在所述反射镜上,所述LED灯安装在所述反射镜 的中央的所述灯座左端,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所述灯座的上下两侧且其左端处于所述配光镜与所述反射镜所形成的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线A和所述输出线B分别与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右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的左端安装在所述灯座上,其为所述LED灯提供电力。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线A、电源线和输出线B的右端分别与所述总线的左端相连。
本发明专利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专利能够有效地实时监测汽车车灯故障。
2、本发明专利准确性高,工作稳定。
3、本发明专利能够使得驾驶者及时掌握车灯工作状况,避免因车灯故障问题产生事故,提高了人身安全性。
4、本发明专利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本发明专利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结构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中:1-配光镜,2-反射镜,3-LED灯,4-光照度传感器,5-输出线A,6-灯座,7-电源线,8-总线,9-输出线B,1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专利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消除汽车A柱视野盲区的汽车影像装置,包括配光镜1、反射镜2、LED灯3、光照度传感器4、输出线A5、灯座6、电源线7、总线8、输出线B9和温度传感器10,配光镜1安装在反射镜2上,LED灯3安装在反射镜2的中央的灯座6左端,光照度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10分别安装在灯座6的上下两侧且其左端处于配光镜1与反射镜2所形成的腔体内。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设置为:输出线A5和输出线B9分别与光照度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10的右端相连。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设置为:电源线7的左端安装在灯座6上,其为LED灯3提供电力。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设置为:输出线A5、电源线7和输出线B9的右端分别与总线8的左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猎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猎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1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