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解回转窑固体生成物粉末化及收集排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8860.5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6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荣;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旭荣;李建国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033;F23G5/44;F23G5/5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固体 生成物 粉末 收集 排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解回转窑固体生成物粉末化及收集排放机构。
背景技术
有机高分子固体废弃物有废塑料、废轮胎及其他橡胶废弃物、废电缆、纸类等,其中废轮胎、废胶管、废电缆等废物含有其他废物如钢丝、铝、铜等。
有机废弃物热解是吸热反应。通常的热解反应器有固定床、流化床、化工回转窑及管式反应器等。
使用热解回转窑反应器,裂解塑料废弃物,由于塑料进入窑内可瞬间气化,瞬间气固分离,固体生成物沿坡度不断向窑的出口流动,已经完成粉末化。
废轮胎、废胶管、废电缆热解往往采用2种手段:1是用固定釜,整条轮胎等放入热解,固体废物钢丝铜线及炭黑需要停炉降温清除,间歇式生产,耗能极高。2是用回转窑热解,对废轮胎、胶管、电缆要求有2种情况,或者整体放入间歇生产如同固定釜,或者进料前粉碎小块再去钢丝、铜线(最多去掉90%),这2种办法都是耗能极高。
如轮胎粉碎的胶块,只是改变尺寸为30mm*30mm,不再分离钢丝直接进入回转窑,虽然轮胎预处理耗能减少、但气化过程较长,气化后胶块由于钢丝网框架作用,没有改变形态或者钢丝网成球状物,块状反应物的气化不彻底,挥发份较高;反应生成物沿回转窑长度均匀分布,窑的出口端设置的固体废渣排放机构要同步运行,效率很低,排放固体废渣同时夹带气体排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具有破坏块状或钢丝框架、减少固体气化时间及收集粉末、钢丝等固体废渣功能的热解回转窑固体生成物粉末化及收集排放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热解回转窑固体生成物粉末化及收集排放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回转窑体前部的固体生成物粉末化装置、设置在回转窑体后部的收集排放机构;
所述固体生成物粉末化装置包括多条沿轴向紧密布置的链条组成弧形面,弧形面与窑壁直接接触,所述链条的两端连接滑动套式滚柱,滚柱镶在圆形轨道上,回转窑转动或者停运时,在重力作用下链条组成的弧形面始终位于回转窑底部并铺满底部窑壁,形成第二层动态窑壁;
所述收集排放机构包括位于回转窑体末端的直径加大段,直径加大段的窑壁形成收集槽;直径加大段上设置将固体废物排到窑外的螺旋输送机,直径加大段中设置将收集槽的固体废渣提升并落入螺旋输送机灰斗的长臂挖勺;
所述直径加大段位于窑的加热炉外。
弧形面为圆形轨道周长的四分之一;链条材质为Cr-Mo钢。
所述直径加大段的直径比回转窑体其他部位的直径大300~400mm;直径加大段的长度为400~600mm。
所述圆形轨道焊接在井字支撑上,圆形轨道与筒体有30mm间隙,轨道用槽钢成型,井字支撑垂直焊接在回转窑筒体上。
所述长臂挖勺固定在排灰螺旋输送机的中心轴的固定板上。
长臂挖勺与螺旋输送机是由同一驱动设备驱动同步,挖勺伸进收集槽,挖勺提升然后再在灰斗上方落入灰斗并形成密封体,阻止油气进入螺旋输送机,油气不能从灰斗排除。
本发明使用热解回转窑,由于设置固体生成物的粉末化机构,对原料预处理要求降低,不再进行去钢丝,减少大约50%预处理配置设备、减少人员、大幅度降低预处理能耗。粉末化机构将块状反应物不断研磨粉碎,使其充分热裂解,残余挥发份大幅度降低,提高了产成品收率;钢丝在链条碰橦下不再抱团有利于排放。可以连续加料,连续生产,不再停炉清除固体废物。热解回转窑出口端设置的固体废物收集槽及排放机构,可以用PLC程控排放固体废物,不再与回转窑同步运行,排放固体废物不夹带气体,热解回转窑运行安全、可靠、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热解回转窑固体生成物粉末化及收集排放机构,包括设置在回转窑体1前部的固体生成物粉末化装置、设置在回转窑体后部的收集排放机构;
所述固体生成物粉末化装置包括多条沿轴向紧密布置的链条2组成弧形面,弧形面与窑壁直接接触,所述链条的两端连接滑动套式滚柱3,滚柱镶在圆形轨道4上,回转窑转动或者停运时,在重力作用下链条组成的弧形面始终位于回转窑底部并铺满底部窑壁,形成第二层动态窑壁;
所述收集排放机构包括位于回转窑体末端的直径加大段6,直径加大段的窑壁形成收集槽;直径加大段上设置将固体废物排到窑外的螺旋输送机7,直径加大段中设置将收集槽的固体废渣提升并落入螺旋输送机灰斗的长臂挖勺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旭荣;李建国,未经赵旭荣;李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8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