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动力电池欠压充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8084.9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希刚;范先胜;张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0L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充电 方法 | ||
1.一种车用动力电池欠压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BMS上电自检;
S2:判断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执行步骤S3,如果不正常则跳至步骤S8;
S3:检测各单体电池电压,判断所述各单体电池电压是否低于安全门限,如果不低于则执行步骤S4,如果低于则跳至步骤S8;
S4:电压冗余检测,如果正常,则执行步骤S5,如果异常则跳至S8;
S5:检测各单体电池电压,判断所述各单体电池电压是否有欠压告警,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7;
S6:进入欠压充电流程;所述欠压充电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61:采用充电电流0.01C~0.1C对欠压单体电池充电;
S62:充电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采集充电的各单体电池温度和采集模块CPU内部的环境温度,进行双重冗余判断,依据两组检测的温度大小,动态调节各单体电池充电电流的大小;
若两组检测温度不一致,可以上报温度异常告警,同时调小各单体电池充电电流;
S63:采集电池包中正在充电的各个单体电池电压,并进行累加;
S64:采集正在充电的各个单体电池的总电压;
S65:对电池包中正在充电的单体电池电压累加值和正在充电的各个单体电池的总电压进行冗余检测,如果对比检测电池包中正在充电的单体电池电压累加值和正在充电的各个单体电池的总电压的数值差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告警电压冗余检测异常,直接跳至步骤S8;如果对比检测电池包中正在充电的单体电池电压累加值和正在充电的各个单体电池的总电压的数值差小于设定的阈值,则判断电压冗余检测正常,执行步骤S65;所述设定的阈值的默认值为5mv;
S66:判断步骤S63采集的正在充电的各个单体电池电压是否大于欠压告警电压,如果是则跳转至步骤S7,如果否则跳转至S61;
S7:进入正常充电流程;
S8:停止充电,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欠压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BMS上电;
S12:BMS高压自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欠压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电池组连接充电设备;
S22:判断充电连接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执行步骤S23,如果无效则跳至步骤S8;
S23:判断充电机报文是否超时,如果未超时则执行步骤S3,如果超时则跳至步骤S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欠压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检测各单体电池电压采用嵌入式控制软件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S31:采集各单体电池的第一电压;
S32:采集各单体电池的第二电压;
S33:对步骤S31、S32采集的所述第一电压、第二电压进行冗余判断,如果对比检测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数值差大于设定的阈值,告警冗余电压采集错误,不进行后续判断所述各单体电池电压是否低于安全门限,直接跳至步骤S7;如果对比检测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数值差不大于设定的阈值,就进行后续的判断所述各单体电池电压是否低于安全门限;所述设定的阈值的默认值为10mv。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欠压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安全门限为2.5V-2.75V。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欠压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电压冗余检测是通过不同的ADC采集各单体电池电压和电池包的总电压进行比较实现的,包括如下步骤:
S41:采集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并进行累加,得到电池包中单体电池电压累加值;
S42:采集电池包的总电压;
S43:对电池包中单体电池电压累加值和电池包的总电压进行冗余检测,如果对比检测电池包中单体电池电压累加值和电池包的总电压的数值差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告警电压冗余检测异常,直接跳至步骤S8;如果对比检测电池包中单体电池电压累加值和电池包的总电压的数值差小于设定的阈值,则判断电压冗余检测正常,执行步骤S5;所述设定的阈值的默认值为5m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80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