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拉法制备高电阻硅单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8045.9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5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要普;令狐铁兵;李京涛;王新;方丽霞;李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斯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04 | 分类号: | C30B15/04;C30B29/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狄干强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制 电阻 硅单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单晶硅的制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直拉法制备高电阻硅单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单晶硅按晶体生长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拉法(CZ)、区熔法(FZ)和外延法。直拉法、区熔法生长单晶硅棒材,外延法生长单晶硅薄膜。直拉法生长的单晶硅主要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二极管、外延片衬底、太阳能电池等,直拉法占的市场份额在80%以上。
国内直拉硅单晶厂家生产出的单晶硅电阻率一般在20Ω/CM(P型)、10Ω/CM(N型)以内。直拉高阻硅单晶由于掺杂量少,直拉单晶炉中热场及石英坩埚的沾污,以及拉制N型单晶硅时磷的挥发,另外单晶棒电阻率样块的处理过程对电阻率测试影响较大,导致直拉高阻硅单晶稳定生产困难,每一炉次单晶硅棒头部实际电阻率偏差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尚不能生产出高电阻率、高电阻率均匀性好的硅单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拉法制备高电阻硅单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精确控制每一小批次母合金的电阻率,提高母合金的掺杂量,减少母合金的计算和称量的误差,实现直拉高阻硅单晶的稳定生长,使P型单晶硅的电阻率能达到300Ω/CM,且电阻率径向均匀性在3%以内。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拉法制备高电阻硅单晶的方法,首先利用直拉法制备出母合金样片,然后再利用该母合金样片继续用直拉法制备出高电阻硅单晶,具体操作如下:
1)在单晶炉的石英坩埚内加入纯硼和多晶硅,并安装晶向为<100>的籽晶,然后按照直拉法的工艺步骤依次进行抽空、检漏、化料、熔接、细颈、放肩、转肩、等径和收尾从而得到晶棒,将晶棒去头尾后,从头部开始切样片若干,样片经酸洗和退火后测量其电阻率,从而得到电阻率在0.015~0.020Ω/CM的若干母合金样片;
其中,纯硼的加入量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M=(CS头*W*A)/(K0*d*N0)
式中:M为掺杂元素重量,CS头为晶体头部电阻率对应杂质浓度,W为总共的投料量,d为硅的密度,A为掺杂元素原子量,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K0为掺杂元素分凝系数;
2)从步骤1)中选取已知电阻的母合金样片,然后将其与多晶硅放入单晶炉的石英坩埚内,并安装晶向为<100>的籽晶,然后按照直拉法的工艺步骤依次进行抽空、检漏、化料、熔接、细颈、放肩、转肩、等径和收尾从而得到晶棒,将晶棒去头尾后,从头部开始切样片若干,样片通过酸洗、退火、喷砂处理后测量其电阻率,从而得到符合要求的高电阻硅单晶;
其中,母合金样片的加入量符合以下公式:
(w+M)*Cs头=K0*M*Cm
式中:w为总的投料量,M为应掺母合金的重量,Cs头为单晶头部电阻率对应的杂质浓度,K0为杂质的分凝系数,Cm为母合金的杂质浓度。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抽空、检漏、化料、熔接的操作是指:将单晶炉抽空到极限真空0.01mbar以下,检漏,不超过漏气标准后开始加热化料,待坩埚中的熔体液面温度稳定在1420℃时,开始下降籽晶进行熔接。
所述步骤1)中细颈、放肩、转肩、等径和收尾的操作是指:当籽晶熔接0.9-1.1hr时,开始提高上轴速度进行细颈生长,最终使细颈直径维持在2.5-3.5mm,长度生长到145-155mm,降低上轴拉速和加热器温度,进行放肩生长,待放肩直径生长至95-105mm时,开始提高上轴拉速进行转肩,待晶体直径达到100-110mm时开始进行等径生长;当单晶棒拉制至坩埚中余料为3kg时开始进行收尾,收尾长度为115-125mm。
所述步骤2)中细颈、放肩、转肩、等径和收尾的操作是指:当籽晶熔接0.9-1.1hr时,开始提高上轴速度进行细颈生长,最终使细颈直径维持在2.5-3.5mm,长度生长到195-205mm,降低上轴拉速和加热器温度,进行放肩生长,待放肩直径生长至145-155mm时,开始提高上轴拉速进行转肩,待晶体直径达到150-160mm时开始进行等径生长,等径过程中上轴转速为15-20rpm,下轴转速为6-12rpm,当单晶棒拉制至坩埚中余料为4kg时开始进行收尾,收尾长度为175-18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斯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麦斯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8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