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轮椅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7384.5 | 申请日: | 2016-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建国 |
主分类号: | A61G5/08 | 分类号: | A61G5/08;A61G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轮椅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椅车特别是一种折叠轮椅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残疾人和老年人及重病患者的生活保障和生活质量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轮椅车作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及重病患者的专用代步工具,使他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的轮椅车多种多样,其结构主要由两侧架轮通过连接杆折叠连接,此结构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轮椅车侧架及轮一般整体设计,不能分拆折叠后体积大,汽车后备箱无法放入,随车携带不方便,坐火车时由于车厢空间小,置放行李架上危险,座位下取放又困难,给残疾人和老年人及重病患者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满足不了残疾人和老年人及重病患者的舒适性要求。为此许多生产厂家虽对上述问题进行开发和试制但至今尚未有较为理想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轮椅车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收合容易和携带方便的折叠轮椅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轮椅车,包括座架、行走轮、支撑架,所述行走轮的侧框下端安装带后轮的活动板,前端连接前轮,上部与座架竖框两侧分别转动连接,行走轮竖直并卡固或折叠分层置放于竖框内,支撑架连接于座架与侧框之间。
所述座架呈矩形,其座板竖框对应两侧上、下端及侧框上部分别设有相对应的转接件或卡固件,一侧转接件在上,卡接件在下,另一侧则相反,所述卡固件处设有挡板。
所述转接件包括转轴与转座或转杆与转管,卡固件包括卡栓与卡孔或扣栓与扣座。
所述竖框上、下端及侧框上部两边的转接件位置,以竖框内分层平行置放的侧框与同侧竖框相交点而设定,且行走轮竖直后座板两侧至地面的高度相等。
所述座板后端活动连接相对应的背板,所述侧框上端管口内装有带插管的扶手,扶手后端设有开口卡环,侧框、背板竖直,其扶手的环口与背板侧边的卡条相对应,上提扶手,开口卡环套穿在卡条上并卡固。
所述侧框上的活动板为滑动板,其板上、下端的套管套穿在侧框的中、下杆上且可滑动,其板下端垂直固定连接的轮轴与后轮转动连接,后轮直径不大于竖框。
所述支撑架为折叠杆,其一端转动连接在竖框内一侧,另一端连接在对应一侧侧框下端,杆中间设有带挡板的铰链。
所述支撑架为折叠踏板,其板一端转动连接一侧框下端的伸杆上,另一端设有扣槽,与另一侧框下端的伸杆搭扣,板中间设有带挡板的铰链。
所述轮椅车或设有电动轮驱动及控制系统,前轮安有可控制方向的卡把。
所述车架为轻质金属材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折叠时,两侧轮收入侧框内,侧板或在竖框底面,折叠合紧后车体达到最小化,能方便地放入小轿车的后备箱、火车厢内或象箱子一样随身携带,打开时即可推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折叠合起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折叠合起底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行走轮竖直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行走轮竖直侧视图。
附图标记。
座架1、座板11、背板12、卡条121、竖框13、框开口131、转接件
14、转轴141、转座142、连杆143、套管144、卡固件15、卡栓151、卡孔152、扣栓153、扣座154、挡板16、行走轮2、侧框21、伸杆213、活动板22、轮轴221、后轮23、前轮24、扶手25、插管251、开口卡环252、支撑架3、折叠杆31、折叠踏板32。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主要部件。
如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座架1、行走轮2、支撑架3。
1、座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建国,未经崔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7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