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铸中间罐溢流钢渣的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6243.1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5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窦耀;高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4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陶升,黄春松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溢流 钢渣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连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连铸中间罐溢流钢渣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时,回转台会把装有钢水的钢包转动至中间罐的上方,然后将钢包中的钢水浇注到中间罐中,此时回转台处于浇注位置;中间罐中钢液的表层会产生钢渣,过多的钢渣会影响钢水的浇注工作,所以会在靠近回转台的中间罐侧壁上开设中间罐溢流口来使钢渣溢出中间罐,通常会在中间罐和回转台之间放置一个渣盆来承接从中间罐溢流口中溢流出的钢渣,当渣盆装满钢渣后需要使用行车进行吊装才能将满载的渣盆更换为空渣盆,但是由于处于浇注位置的回转台会遮挡在渣盆的上方,使得无法及时地使用行车对渣盆进行吊装,只有当钢包浇注完毕,回转台旋转90度离开浇注位置后,才能使用行车对渣盆进行吊装,这样就会导致装满钢渣的渣盆无法及时地更换,多余的钢渣就会从渣盆中溢出,溢出的钢渣会给后续的清理工作带来很大的负担,另外由于渣盆处于中间罐和回转台之间,造成吊装位置比较狭小,导致行车吊装工作比较危险且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这样就会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同时还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不影响生产且能安全可靠地收集连铸中间罐溢流钢渣的收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连铸中间罐溢流钢渣的收集装置,包括:渣盆,其特点是:在中间罐和回转台之间设置有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上设置有从中间罐和回转台之间穿过的轨道,在轨道上设置有能沿着轨道移动的轨道小车,渣盆放置于轨道小车上, 轨道小车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带着渣盆移动至中间罐溢流口的下方,使得渣盆能承接从中间罐溢流口中溢出的钢渣,并且轨道小车还能带着渣盆离开中间罐溢流口的下方并移出中间罐和回转台之间,使得行车能不受回转台的影响对渣盆进行吊装,在支撑平台上还设置有能控制驱动机构从而控制轨道小车移动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前述的连铸中间罐溢流钢渣的收集装置,其中:还包括能对轨道小车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轨道两端的第一撞头和第二撞头,轨道小车位于第一撞头和第二撞头之间的轨道上,当轨道小车带着渣盆移动至中间罐溢流口的下方时,轨道小车会受到第一撞头的阻挡而停止移动,从而使渣盆停留在中间罐溢流口的下方;当轨道小车带着渣盆移出中间罐和回转台之间时,轨道小车会受到第二撞头的阻挡而停止移动,从而使渣盆停留在中间罐和回转台的外侧且便于行车吊装的位置。
进一步的,前述的连铸中间罐溢流钢渣的收集装置,其中:在靠近第一撞头处的轨道旁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在靠近第二撞头处的轨道旁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第一、第二接近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当轨道小车载着渣盆向着第一撞头移动并触发第一接近开关时,第一接近开关会发送信号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会使驱动机构停止驱动,轨道小车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移动并受到第一撞头的阻挡;当轨道小车载着渣盆向着第二撞头移动并触发第二接近开关时,第二接近开关会发送信号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会使驱动机构停止驱动,轨道小车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移动并受到第二撞头的阻挡。
进一步的,前述的连铸中间罐溢流钢渣的收集装置,其中: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轨道小车上的制动电机,在轨道小车上还设置有能被制动电机驱动的同轴式双输出轴减速机,同轴式双输出轴减速机位于轨道小车上并排的两个车轮之间,并且两个车轮能被同轴式双输出轴减速机驱动,两个车轮分别位于轨道上并能在轨道上移动。
进一步的,前述的连铸中间罐溢流钢渣的收集装置,其中:在轨道小车上还设置有用于给驱动机构供电的插口,在控制器上设置有输出端带插拔式接头的供电电缆,供电电缆输出端上的接头插入到插口中后控制器能给驱动机构供电。
进一步的,前述的连铸中间罐溢流钢渣的收集装置,其中:在支撑平台上铺设有一层耐火砖,耐火砖能防止支撑平台被溅落的钢渣烘烤变形。
进一步的,前述的连铸中间罐溢流钢渣的收集装置,其中:在轨道小车上设置有一圈能围住渣盆底部的定位凸台,渣盆放置于该圈定位凸台中后受到定位凸台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6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性能粉末冶金
- 下一篇:一种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