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燃尽风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5920.8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敬大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F23C7/00;F23L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1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4300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后 对冲 燃烧 锅炉 燃尽风 布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尽风布置方法,尤其是一种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燃尽风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600MW、1000MW机组电站锅炉通常采用的是前后墙对冲旋流燃烧技术,且已经投运了几百台该种形式的锅炉,从这些已投运的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运行情况来看,锅炉的各项性能均能达到设计要求,且其具有低负荷稳燃强、调节性好等优点,但是该种燃烧锅炉通常只在主燃烧器层上方布置有燃尽风,这种布置方式的燃尽风不能保证炉膛内的煤粉在燃烧器的作用下完全燃尽,炉膛内未燃尽的煤粉将会向炉膛两侧墙运动,造成对两侧墙水冷壁的冲刷,由于煤粉中含有硫元素,硫元素与侧墙水冷壁中的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亚铁,从而使水冷壁的壁厚变薄,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后期为了解决炉膛侧墙水冷壁的高温腐蚀问题,通常采用布置贴壁风的方式来解决,贴壁风的布置方式为:在锅炉炉膛前、后墙上分别靠近左、右两侧墙的位置对称地布置有若干层贴壁风,通过布置该种方式的贴壁风能增强炉膛内的煤粉的燃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两侧墙水冷壁的高温腐蚀,但是由于该种布置方式的贴壁风的刚性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使其不能很好地覆盖两侧墙中部腐蚀较重的区域,使得侧墙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另外,由于贴壁风的布置方式为:在锅炉炉膛前、后墙上分别靠近左、右两侧墙的位置对称布置,使得炉膛中部缺风较为严重,影响煤粉的燃烧,导致NOX的排放量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燃尽风布置方法,采用了本发明的燃尽风布置方法的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能有效地解决侧墙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同时还能降低NOX的排放。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燃尽风布置方法,锅炉的燃烧方式为前后墙对冲燃烧,对应于各主燃烧器层逐层布置水平燃尽风,水平燃尽风的喷嘴布置在左、右两侧墙上,水平燃尽风以斜交于该层燃烧火焰方向的风向吹入炉膛内,所谓斜交的意思是相互邻近的水平燃尽风方向与主燃烧器火焰方向有锐角的夹角α,每只燃尽风沿着燃烧火焰方向其刚性逐级加强变化。
进一步地,每层水平燃尽风由4只燃尽风组成,所述4只燃尽风分别从炉膛左、右两侧墙上靠近前、后墙于与其对应的主燃烧器层高度相同的位置以斜交于该层燃烧火焰方向的风向吹入炉膛,每只燃尽风又分为3股风且沿着燃烧火焰方向其刚性逐级加强变化。
进一步地,每只燃尽风的3股风由设置在与该层主燃烧器高度一致的并排的三个喷嘴喷出,这3个喷嘴的高度相同,宽度沿着燃烧火焰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炉膛内于顶层燃烧火焰上方布置有一层垂直燃尽风,该层垂直燃尽风的风向与燃烧火焰方向平行且其分别从炉膛前、后墙吹向炉膛中心,垂直燃尽风的风量分布为沿着炉宽方向以两边弱、中间强的形式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燃尽风由相邻的两层垂直燃尽风喷嘴喷出,其中上层垂直燃尽风喷嘴数量小于下层垂直燃尽风喷嘴数量。
进一步地,布置于炉膛前、后墙上的主燃烧器层数和与其对应布置的水平燃尽风层数均为3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燃尽风布置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炉膛侧墙水冷壁高温腐蚀,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NOX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锅炉炉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炉膛的主视图。
图3是水平燃尽风布置方法的俯视图。
图4是垂直燃尽风布置方法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1-前墙,2-后墙,3-右墙,4-垂直燃尽风喷嘴,5-水平燃尽风喷嘴,6-主燃烧器,7-左墙,8-水平燃尽风,9-垂直燃尽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燃尽风布置方法,锅炉的燃烧方式为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为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锅炉炉膛的形状为长方体,水平燃尽风8对应于各主燃烧器层逐层布置于锅炉炉膛内,水平燃尽风8的喷嘴布置在左、右两侧墙上,水平燃尽风8以斜交于该层燃烧火焰方向的风向吹入炉膛内,每只燃尽风沿着燃烧火焰方向其刚性逐级加强变化。炉膛内于顶层燃烧火焰上方布置有一层垂直燃尽风9,该层垂直燃尽风9的风向与燃烧火焰方向平行且其分别从炉膛前、后墙吹向炉膛中心,垂直燃尽风9的风量分布为沿着炉宽方向以两边弱、中间强的形式分布。布置于炉膛前、后墙上的主燃烧器层数和与其对应布置的水平燃尽风8层数均为3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5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