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锻模具修复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5553.1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贤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雄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7/06 | 分类号: | B22F7/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邓丽 |
地址: | 21112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模 修复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锻模具修复工具。
背景技术
在锻造工艺过程中采用的木质、铝质及铁质锻造模具经长时间使用后,都会发生表面磨损,模具局部破损等现象。目前对于发生破损的锻造模具采用的修复方法通常是用原子灰腻子对磨损部位进行填充并打磨后完成其修复过程,由于原子灰腻子材料的硬度不高,而且原子灰腻子在干燥过程中有收缩现象,从而导致被修补的模具局部的强度和耐磨性不高,还会产生收缩裂纹,以致影响到模具的修补效果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故现在急需一种影响区小且修复能力不受模具损坏程度限制的精锻模具修复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锻模具修复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锻模具修复工具,包括支架、控制装置、支撑板、驱动装置、驱动开关、调节螺栓、固定座、电热板、支撑杆、喷枪、横轴杆、合金粉末盒、滑块、机械臂、安装板、三维扫描仪、滑轨,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支架的上方,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支撑板的下方左侧,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控制装置的右侧,所述驱动开关活动安装在驱动装置上,所述调节螺栓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固定座安装在调节螺栓的顶端,且与调节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热板设置在固定座的上方,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板的左侧,所述横轴杆的左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杆的上方,所述合金粉末盒设置在横轴杆的中部上方,所述滑轨设置在横轴杆的下方,所述滑块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机械臂设置在滑块的下方,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机械臂的末端,所述喷枪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三维扫描仪安装在喷枪的右侧,所述电热板、喷枪和三维扫描仪均通过连接线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两侧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为自动锁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精锻模具修复工具,其安装板上设有喷枪和三维扫描仪,不仅能够将精锻模具的损坏情况传输到控制装置,而且可以实现精准修复,通过驱动装置和调节螺栓的设计,使得固定座能够自由升降,便于调节固定座的高度,通过滑轨和滑块的设计,使得机械臂的位置能够自由调节,方便精锻模具的修复;该精锻模具修复工具,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修复效率高、修复质量好的特点,使其表面硬度和磨损部位的尺寸达到使用要求,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控制装置、3支撑板、4驱动装置、5驱动开关、6调节螺栓、7固定座、8电热板、9支撑杆、10喷枪、11横轴杆、12合金粉末盒、13滑块、14机械臂、15安装板、16三维扫描仪、17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精锻模具修复工具,包括支架1、控制装置2、支撑板3、驱动装置4、驱动开关5、调节螺栓6、固定座7、电热板8、支撑杆9、喷枪10、横轴杆11、合金粉末盒12、滑块13、机械臂14、安装板15、三维扫描仪16、滑轨17,所述支撑板3安装在支架1的上方,所述控制装置2设置在支撑板3的下方左侧,所述自动控制装置2由控制按键、电源开关和显示屏组成,所述驱动装置4安装在控制装置2的右侧,所述驱动开关5活动安装在驱动装置4上,所述调节螺栓6设置在驱动装置4的上方,所述固定座7安装在调节螺栓6的顶端,且与调节螺栓6固定连接,所述电热板8设置在固定座7的上方,所述支撑杆9设置在支撑板3的左侧,所述横轴杆11的左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杆9的上方,所述合金粉末盒12设置在横轴杆11的中部上方,所述滑轨17设置在横轴杆11的下方,所述滑块13的两侧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为自动锁紧装置,所述滑块13安装在滑轨17上,所述机械臂14设置在滑块13的下方,所述安装板15设置在机械臂14的末端,所述喷枪10设置在安装板15的下方,所述三维扫描仪16安装在喷枪10的右侧,所述电热板8、喷枪10和三维扫描仪16均通过连接线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雄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雄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5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