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假警报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3467.7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2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勋;权纯睦;刘东浩;朴省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S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8B29/18 | 分类号: | G08B2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康泉;宋志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报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假警报确定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假警报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警报发生时测定的观测值与已存储的正常模式的相异度;在相异度超过已设定的临界值的情况下,测定观测值与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的相异度;以及在与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的相异度超过已设定的临界值的情况下,将发生的警报提供给用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假警报确定方法,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可通过已存储的历史数据与当前测定的数据之间的统计分析来检测出假警报的假警报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工艺异常检测系统(Anomaly Detection System)是一种通过监测工艺状态、加工产品的质量、设备状况等来探测异常并事先阻断危险因素的系统。
作为最具有代表性地得到应用的现有方法的控制图(Control Chart),是一种可通过实时监测工艺因素来早期发现不良现象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持续地正常管理工艺的方法。
这种现有的基于统计假设测验的方法论的最大问题之一是难以应对假警报(false alarm)。在此,假警报是指尽管工艺处于正常状态也发生警报。
频繁发生的假警报导致如下结果:给异常检测系统的用户带来不方便,并使生产现场的管理费用增多而最终降低关于异常检测系统自身的可靠度。
这种假警报的发生原因如下:①异常检测系统是通过假定正态分布设计的,但实际数据不遵循正态分布,从而存在控制界限线设置的问题;②未能正确考虑以数据的非线性、时间可变性、多重常态或多重异常等多种形式变化的观测值的特性的监测统计量的界限等。
鉴于此,在异常检测领域中出现了关于可通过学习警报反馈来提高监测准确度的方法的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监测统计量的准确度并有效减少假警报的假警报确定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并不限定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下面的记载中明确理解没有提及的其它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假警报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发生的警报为假警报(False Alarm)的概率;在所述警报为假警报的概率超过已设定的临界值的情况下,测定所述警报发生时测定的观测值与已存储的正常模式的相异度;在所述相异度超过已设定的临界值的情况下,测定所述观测值与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的相异度;以及在与所述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的相异度超过已设定的临界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发生的警报提供给用户。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测定与所述已存储的正常模式的相异度的步骤可包括:在与所述已存储的正常模式的相异度为已设定的临界值以下的情况下,利用所述警报发生时测定的观测值来更新所述已存储的正常模式。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测定所述观测值与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的相异度的步骤可包括:生成所述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的统计模式;测定所述统计模式与所述警报发生时测定的观测值之间的统计距离;以及在所述统计距离为已设定的临界值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警报发生时测定的观测值与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相似。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进一步可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警报发生时测定的观测值与所述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的相异度为已设定的临界值以下的情况下,更新所述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更新所述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的步骤可包括:通过在所述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中反映所述警报发生时测定的观测值来更新所述已存储的历史假警报关联观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S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34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