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驾驶安全提醒装置及提醒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331731.3 | 申请日: | 2016-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郭云飞;王振峰;周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云飞 |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驾驶 安全 提醒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提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安全提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小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进而汽车驾驶安全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比如驾驶员睡眠质量差或不足或长时间连续行车容易产生疲劳,疲劳驾驶极易引起交通事故,疲劳驾驶会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在驾驶员疲劳的时候能对驾驶员进行提醒的汽车驾驶安全提醒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汽车驾驶安全提醒装置包括脸部识别装置和手环提醒装置;所述脸部识别装置包括脸部识别控制器、摄像头、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摄像头、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均与所述脸部识别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手环提醒装置包括手环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上的手环控制模块、提醒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第二电源,所述提醒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均与所述手环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脸部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脸部识别控制器1相连接的显示器。
进一步,所述脸部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脸部识别控制器相连接的提示器。
进一步,所述提醒模块为声音提醒模块、振动提醒模块、刺痛提醒模块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刺痛提醒模块为实物刺痛提醒模块或者为电击刺痛提醒模块。
进一步,所述脸部识别装置为移动通讯设备。
进一步,所述汽车驾驶安全提醒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移动通讯设备相适配的支架,所述移动通讯设备通过所述支架固定在车上。
进一步,所述脸部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脸部识别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汽车驾驶安全提醒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脸部识别装置相适配的移动通讯设备,所述移动通讯设备通过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所述脸部识别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汽车驾驶安全提醒装置的提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驾驶员以驾车的姿势坐在驾驶位,所述摄像头对准驾驶员的脸部,使得所述脸部识别控制器能根据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脸部信息进行识别;
b、所述脸部识别控制器以设定的频率对驾驶员的脸部的眼部进行识别;
c、当所述脸部识别控制器驾驶员的眼睛闭上或眼咪上一段时间时,且该段时间超过设定的时间,所述脸部识别控制器控制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向所述手环提醒装置发出信号;
d、所述手环提醒装置接收到来自所述脸部识别装置后对驾驶员发出提示,所述手环提醒装置通过声音、振动、电击刺痛的一种或多种方式来提醒驾驶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了脸部监控和手部提醒的设计,本发明包括脸部识别装置和手环提醒装置;所述脸部识别装置包括脸部识别控制器、摄像头、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摄像头、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均与所述脸部识别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手环提醒装置包括手环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上的手环控制模块、提醒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第二电源,所述提醒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均与所述手环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相适配,所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在驾驶员疲劳的时,所述脸部识别装置能对驾驶员的脸部进行识别,比如所述脸部识别装置识别到驾驶员在打瞌睡时,所述脸部识别装置通过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对所述手环提醒装置发出信号,所述手环提醒装置通过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通过所述提醒模块对驾驶员进行提醒,大大提高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脸部识别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云飞,未经郭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1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