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参幼苗池塘生态暂养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0989.1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7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谭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培东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599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参 幼苗 池塘 生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刺参幼苗池塘生态暂养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刺参幼苗池塘网箱生态暂养的新技术在辽宁沿海地区兴起,该项技术是将当年育苗室育出的每斤千头以内的刺参幼苗放入池塘的网箱中暂养到一定规格后,再底播养成。与传统的育苗室暂养刺参幼苗比,该项技术减少了刺参幼苗在育苗室暂养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刺参幼苗的药物残留,向刺参幼苗生态化暂养迈进了一大步,但该项技术还存在如下技术弊端:
1.暂养的刺参幼苗个体较大,并没有彻底解决刺参幼苗普遍存在的药物残留问题。
2.刺参是底栖生物,现有池塘暂养网箱底部到池塘底有相当大的距离不符合刺参的生长习性,另外水面受冰冻、暴雨、风浪、强光等不利自然因素影响大。
为了克服上述两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通到池塘底部的网箱,在刺参幼苗开始能在附着基上附着每斤数十万头时,将刺参幼苗连同附着基塑料筐放入网箱内的池塘底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长条木板、泡沫浮子、及侧网和底网通过螺栓及线绳的固定和连接在岸上组装成网箱。再将网箱用船拖到池塘中固定,将侧网和底网放入海水中并使底网最大面积铺到池塘的底部,该网箱的侧网与底网是通过线绳穿缝连接的网箱固定后,潜水员在水下可在侧网底部的四周压满沙袋,然后将线绳抽出撤掉底网。将附着有每斤数十万头的刺参幼苗的波纹板装入塑料筐放入网箱内,在池塘中由无底的网箱、沙袋和塑料筐组成一种刺参幼苗生态暂养的装置。该装置中网箱的侧网与底网在下水时能将海水过滤,保证装置中没有海参幼苗的天敌,并可防止日后天敌入侵和海参幼苗的逃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彻底解决刺参幼苗的药物残留问题,同时为刺参幼苗创造出更符合其生长习性的生态环境,经过自然环境驯化的刺参幼苗进入养成阶段其成活率更高,对环境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网箱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网箱的俯视图。
图中1.泡沫浮漂,2.线绳,3.木框,4.侧网,5.螺栓,6.底网。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将长条木板用螺栓(5)连接成木框(3),将侧网(4)与底网(6)通过线绳(2)穿缝在一起,然后将泡沫浮漂(1)等距离的绑在木框的底部组成一个网箱,在池塘底打桩用缆绳将网箱固定。
将市售的定型产品40厘米×30厘米的聚氯乙烯波纹板装入塑料筐内,每筐20片事先下到育苗池中。当塑料筐内的聚氯乙烯波纹板上附着了大量的刺参幼苗时,按每立方米水体6个塑料筐的密度上下两层均匀分布在池塘底部。当刺参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根据刺参幼苗的个体大小,选择适宜网目的网衣,更换网箱的侧网。更换时先将网衣将侧网围住底部压好沙袋,然后将更换下来的侧网上的刺参幼苗刷洗到网箱内,当刺参幼苗生长到一定规格时方可撤掉侧网,按每立方水体一个塑料筐的密度将塑料筐均匀的分布到池塘的底部,随着海参幼苗不断长大,刺参幼苗会自动爬出塑料筐在已经改造好的池塘中寻找藏身和生长之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培东,未经谭培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0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螯螯虾孵卵繁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毒灌装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