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建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30822.5 | 申请日: | 2016-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进 |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D5/34;E02D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王虎;杨行宇 |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方法 | ||
1.一种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底钻出多个桩孔;
(2)各桩孔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
(3)在混凝土柱的外部、沿多根混凝土柱延伸而成的轮廓面,填充墙材料形成墙体;
(4):所述混凝土柱与所述砖之间的间隙填充防水物料;
所述步骤(3)中,形成墙体具体为:所述墙材料为砖;沿混凝土柱向水底叠放若干砖,所述砖之间紧密连接形成墙体;
所述砖的两端设有与混凝土柱形状匹配的槽位,所述砖沿相邻两根混凝土柱之间往水底叠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中部设有贯穿砖体上下表面的中空柱位和/或中空墙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3-1),在所述砖叠放成墙体之后,沿砖的中空墙位和/或中空柱位灌注混凝土,形成防水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墙位的墙侧壁上边缘低于所述砖体的上边缘,和/或所述中空墙位的墙侧壁下边缘高于所述砖体的下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桩孔排列成双排延伸;
所述步骤(3)中,分别沿双排桩孔上的混凝土柱,形成双排墙体,双排墙体之间具有间隙;
还包括步骤(5):在双排混凝土墙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混凝土,使双排墙体连结成整层墙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6):在形成的整层墙体上,再重复步骤(1)至(5)建造双排的整层墙体,直到多层整层墙体组成的整体墙体满足高度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最顶层的墙体为单排墙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形状匹配的榫槽位;所述榫槽位用于使上下相邻的两块砖体相互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顶面还设有防水胶层,所述防水胶层与砖体的顶面形状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的所有外角制成圆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叠放完毕的砖的顶面,建造混凝土横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最先放下底砖,所述底砖的砖体的下部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或所述底砖的砖体的底面设有若干坑槽,所述坑槽内置有粘合胶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上建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砖的砖体的顶面设有用于与其他砖相互扣合的榫槽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进,未经周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08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工程急流槽
- 下一篇:车载高压吹风式清雪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