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0660.5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6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春;孙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通信等行业,需要用到很多设备传递控制信息等,因此会用到连接器为设备供电。现有的连接器中的插座壳体与插头壳体之间的密封性是通过灌胶方式来实现,在灌胶过程中胶会流到插座壳体与插头壳体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影响连接器使用以及密封效果。连接器中的插座壳体与插头壳体之间通过扳手实现连接,现有扳手不能保证不易打开以避免误操作;连接器中的插芯在插头壳体内不易固定与拆卸。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连接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导电体和插芯体,所述导电体插接于插芯体内,还包括插座壳体、插头壳体、卡扣扳手和插芯壳体,所述插头壳体插接于插座壳体上,卡扣扳手一端铰接于插头壳体上,另一端卡接于插座壳体上并将插头壳体固定于插座壳体上,所述导电体设于插座壳体内,插芯体固定于插芯壳体内,插芯壳体插接于插头壳体内;
所述插座壳体上设有用于插接导电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四周设有凹槽;
所述导电体具有柱形部和与柱形部固定连接的扁平部,所述扁平部上设有楔形凸起部,导电体的扁平部插接于插座壳体中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壳体内设有插芯壳体,所述插芯体固定于插芯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插芯壳体上设有U形凸筋,该U形凸筋的侧壁上设有楔形凸台,U形凸筋的左侧端部设有平台状的挡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插芯壳体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上设有定位卡台。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扳手具有一本体,该本体的前后两侧壁上均设有铰接孔,该本体的左端设有卡钩。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卡扣扳手上铰接孔相适配的销柱。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卡扣扳手上卡钩相适配的卡柱。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设有定位槽孔,所述插头壳体的下端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孔相适配的锁紧卡勾。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壳体的左端面设有第一密封筋。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壳体的内腔壁设有第二密封筋。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密封性好,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结构图。
图 2 为本发明电连接器分解图。
图 3 为本发明中导电体的结构图。
图 4 为本发明中插座壳体的结构图。
图 5 为导电体在插座壳体中的剖视图。
图 6 为本发明中插芯壳体的结构图。
图 7 为本发明中插头壳体的结构图。
图 8 为本发明中卡扣扳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导电体11、插芯体、插座壳体1、插头壳体2、卡扣扳手3和插芯壳体4,插头壳体2插接于插座壳体1上,卡扣扳手3一端铰接于插头壳体2上,另一端卡接于插座壳体1上,插座壳体1通过卡扣扳手3与插头壳体2固定连接。导电体11设于插座壳体1内,插芯体固定于插芯壳体4内,插芯壳体4插接于插头壳体2内,导电体11插接于插芯体内。本发明中的插芯体(图中未标出)与现有技术中的插芯体结构相同,故不再对本发明中的插芯体结构进行赘述。
如图3,本发明中的导电体11具有柱形部100和扁平部111,柱形部100与扁平部111固定连接,在扁平部111上设有楔形凸起部112。
如图4和图5,在插座壳体1上设有安装孔100,导电体11的扁平部111插接于该安装孔100内,在安装孔100的四周设有凹槽101。在将导电体11插接于插座壳体1内时,由于安装孔100两侧设有凹槽101,压入导电体11时,安装孔100发生弹性变形,待导电体11插入安装孔100后,通过安装孔100自身的弹性收缩,继而将导电体11连接在插座壳体1上。导电体11上的楔形凸起部112用于导电体11的轴向方向上的定位。本发明中的安装孔100为梯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0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数据线结构
- 下一篇:电子卡卡座以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