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力臂二维力矩效应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0587.1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6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宏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1/10 | 分类号: | F16H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淸***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臂 二维 力矩 效应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单力臂二维力矩效应结构,尤其是创新机械结构则决定首创功能而实现能源消耗工艺中的高端节能。
背景技术
针对当今能源与生态双重危机之如何破解?经多年研究证实:人类对万物的认知有简单与复杂之分且是相对而言,简单是因有人破解了复杂的天机,而复杂则无人破解天机,人类科学历程是此道,而万众创新也必同此道,但重要的关键点是:破解天机之术就内敛在人们司空见惯但又极易忽略的简单细节之中。例如人类近代几百年对能源消耗工艺都是沿用燃燒燃料换取动力与电力,但燃燒換力法同刀耕火种有何差异?而当今的用风力与光热力換电力才是人类走出原始燃燒法的开端,其实被人类忽略的反向作用力才是能源消耗工艺中可直接换取能量的自然动力之海,只可惜人类虽熟用机枪反座力之类反向作用力作正功,但未再向前深入而止步!!忽略了对反向作用力本质的深层次研究,则细节决定了当今生态危机的必然。
所以本发明经研究发现:“凡作用力与抗力共点不共线作用,则必形成互为角度的共点力系,该力系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且具有合力特性,而当用一单力臂替代合力线并连接一支点时,则该合力必经单力臂的支点合力之抗力方向叠加到正反两力的共点中,该支点合力之抗力与作用力叠加大小是由单力臂与抗力线之间的夹角大小所决定。”本发现首先揭示的是:“反作用力本质除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特性外,它最广义的本质是物体结构固有的抗破坏与抗位移之抗力,由强度、刚度、抗裂度三要素组成,但关键点是该抗力绝不是第三定律的正反两力成对产生,且只可同时产生,但因固有性则不是同时消失,而科学利用抗力后应称为反向作用力定义。”例如汽车动力一个作用力则产生了载重量阻力与不同路面的摩擦抗力及逆风阻力等多个抗力,但在顺风与下坡反向作用力条件下,该多种抗力则为能量降耗本质,说明自然界中固有的抗力,在有条件前提下是可科学利用的,而第三定律中的反作用力在普遍生产实践中的本质实为抗力,故人类绝不可忽略能源消耗工艺中对抗力的科研课题,这就是本发现中为什么称“作用力与抗力共点不共线作用”就是为了严格区分反作用力与抗力之本质,因“牛顿之反作用力”概念太原始泛僵化,极易乱套用众多原始定律而颠倒黑白,况且“力”与能量理论有论不淸的关系,例如既视动力中的反作用力=能源消耗,但又忽略反作用力是否可科学利用之细节?才是能源消耗工艺僵化而造成能源与生态双重危机的祸首,而最高境界的创新必遵守“结构决定功能与细节决定成败”之自然法则,故能源消耗工艺革命才是当务之急。
相对本单力臂二维力矩效应结构发明而言,所称单力臂正是利用了发现成果中当作用力与抗力共点不共线作用时,将该合力线用一单力臂替代,从而获得正反两力合功效应且实现高端节能目的。而所称二维力矩效应结构发明,是指在正反两力共点不共线条件下该合力线用一单力臂替代作圆周运动时,在其该悬空抗力点垂直向下至单力臂的轴心点间距长度,竟形成了一隐形重力臂长度,且它与常现杠杆的重力臂功能相同,所以,表象有形的单力臂效应实质具有二 维力矩效应,即有形与无形两个力臂都是在同一轴点向不同圆周方向同时作用。公知,“力矩在物理学里是指作用力使物体绕着转动轴或支点转动的趋向。起源于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转动力矩又称为转矩或扭矩,即力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的物理量。”因此,本发明虽有形是单力臂,但实质效果是双力臂作用效果,为了对比于常规杠杆一维力矩本质的区别,则确定为:单力臂二维力矩效应结构。所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属原创性理论成果,故此次申报名称只用单力臂二维力矩效应结构,目的就是将复杂的理论成果,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易求证且具适用广义性特征定位。
发明内容
为了改变目前能源消耗工艺中节能技术的低端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力臂二维力矩效应结构就可实现能源消耗工艺中的高端节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一力臂的左端与轴为活动支点的轴承链接,右端将悬空抗力点由抗力作用线与作用力线共点反向铰链活动连接。发明的实质应用结构为单力臂二维力矩效应结构力学原理,就可实现高端节能之目的。
本发明的创新点是:
1、本单力臂发明结构产生首创的功能是;在单力臂链接轴心点垂直向上至悬空抗力点的间距长度,竞产生了单力臂的隐形重力臂长度,且该隐形重力臂与常规中间支点的一维杠杆功能无异,说明看似简单至极的细节,有可决定某一项科技的兴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宏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宏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0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选择联动件的致动器齿轮箱
- 下一篇:单力臂二维力矩结构应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