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景天根际促生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0287.3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春;马海林;丁延芹;杜秉海;马丙尧;杜振宇;姚良同;李丽;单连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21/00;C12R1/38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景天 根际促生 铜绿 假单胞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株景天根际促生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JWP7,该菌株已于2016年1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969。该菌株具有良好的解磷能力,能够成功定殖于景天科多肉植物的根际土壤,并能显著促进景天科多肉植物插叶的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提高景天的发芽数和冠幅,提高景天科植物成型率,该菌株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景天根际促生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景天科(Crassul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该科植物为多年生肉质草本,夏秋季开花,花小而繁茂,表皮有腊质粉,气孔下陷,可减少蒸腾,是典型的旱生植物,无性繁殖力强,采叶即能种植生根。景天科植物植株矮小,由于是肉质,耗水肥很少,因此极易种植观赏。近年来,景天科多肉植物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多肉植物仅用于室内装饰的年市场需求量已超过1亿盆、年产值超过5亿元。
插叶繁殖是目前景天科多肉植物繁育的主要方式,这种繁育方式的繁殖系数大,适用于大量繁殖,但成型较慢。促进插叶早生根、幼苗早成型,缩短插叶繁殖的育苗周期,是景天科多肉植物生产的迫切需求。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可分泌植物促生物质,包括植物激素、维生素、氨基酸和其它活性有机小分子及衍生物等;还可改善植物根际的营养环境,有效控制植物病害等。目前,有关于接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提高嫩枝扦插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的研究报道,鲜见有景天科植物PGPR菌株的筛选及其在景天育苗中应用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株景天根际促生铜绿假单胞菌,该菌株具有显著促进景天科植物插叶的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提高景天成型率的作用。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株景天根际促生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JWP7,该菌株已于2016年1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969。
所述铜绿假单胞菌菌落特征及菌体形态为:LB培养基上菌落形态菌落形状不规则,菌落较小,表面凸起,较湿润,呈黄色,不透明,镜检菌体为球状,不产芽孢。
所述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生理生化特征为:淀粉水解试验阴性,V-P试验阴性,甘露醇试验阴性,葡萄糖产酸试验阴性,阿拉伯糖试验阴性,乳糖试验阴性,接触酶试验阳性。
所述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解磷能力,可有效促进景天科植物生长。
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16SrDNA序列分析:将所测16S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JWP7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处于同一分枝,两者相似度达99.93%。结合菌落、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JWP7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JWP7的培养方法,包括: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JWP7在LB液体培养基中在37℃,180rpm的条件下培养24h,按1%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37℃,180rpm培养2d,制得活化菌液;进一步离心可收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JWP7菌体。
LB液体培养基配为:蛋白胨10g;NaCl 10g;酵母浸膏5g;水1000ml;pH 7.0-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0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