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弹射核桃破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30126.4 | 申请日: | 2016-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96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杰;杨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弹射 核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弹射核桃破壳装置。
背景技术
手剥核桃破壳多采用人工敲击破壳和机械破壳(201510739732.7,201510376155.X,201510314923.9)。前者采用模具和人工捶打的方法破壳,后者也是采用模具使用机械施力方法实现破壳,施力方法为挤压、锤击、切割等。人工破壳存在的主要缺点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合批量生产,机械式破壳由于核桃大小不一,而模具的尺寸是固定的,因此造成大核桃容易压碎,小的核桃无法压裂的情况,生产局限性较大。
手剥核桃要求核桃破壳率为五分之一左右,现有的技术均是采用半个山核桃大小的内凹锤子或内凹的模具加工而成,破壳效果不佳,碎壳率较高,能源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弹射核桃破壳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动弹射核桃破壳装置,包括一用于输送高压气体的气管、一使高压气体导通或切断的气动单元、至少一发射管、一加料器和一撞击室;所述气动单元连接于气管和发射管之间;所述发射管的尾部与撞击室的一侧壁连通;所述加料器位于发射管上方,并与发射管的前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撞击室与发射管相对的一侧壁上设有复数排锥形钉;所述撞击室为一圆筒体,且该圆筒体的底端设有一落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管的前部设有一入料口;
所述加料器包括一料斗、一下料阀门和一气缸,所述料斗的底端与所述入料口连接;所述下料阀门挡设于料斗的下部,所述气缸控制连接下料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管与所述入料口相对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一浅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管内设有一圆形喷嘴,所述圆形喷嘴位于入料口的前方,并邻近所述浅凹槽,且该圆形喷嘴的外径与发射管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圆形喷嘴上设有复数个喷口。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单元包括一个二位三通阀和一气动快开阀,所述二位三通阀与气管连通,且该二位三通阀上连接有一消声器;
所述气动快开阀包括阀体、阀盖、弹性部件、波纹膜片、弹簧;
所述阀体包括进气室、活动室、阀塞、阀塞口、阀芯、第一气室、第二气室;
所述进气室与第二气室通过一节流阀实现连接,所述进气室与活动室连通;
所述阀塞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活动室内,且该阀塞的顶端与所述阀芯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阀塞与阀塞口相匹配设置,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阀塞封住或移离阀塞口;所述弹簧套设于阀塞上,且该弹簧的首尾两端分别卡于阀塞和活动室底部;
所述第一气室与发射管的前端部、阀塞口分别连通;
所述阀芯的顶部与波纹膜片连动设置;
所述阀盖内部具有第三气室,所述第三气室与二位三通阀连通;所述弹性部件位于第三气室内,所述波纹膜片固定于所述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之间,且该波纹膜片与弹性部件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膜片对应于第二气室处设有复数个波纹。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快开阀还包括一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插设于阀盖的顶部,且该调节杆的底端抵接于弹性部件的顶端;所述调节杆的外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阀盖顶部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调节杆与阀盖通过所述第一螺纹、第二螺纹实现旋转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适合不同直径尺寸的核桃,且在最小损耗的情况下实现最佳开裂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气动弹射核桃破壳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撞击室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气动弹射核桃破壳装置100,包括一用于输送高压气体的气管1、一使高压气体导通或切断的气动单元2、至少一发射管3、一加料器4和一撞击室5;
请再参阅图1,所述气动单元2连接于气管1和发射管3之间;所述发射管3的尾部与撞击室5的一侧壁连通;所述加料器4位于发射管3上方,并与发射管3的前部连通。所述加料器4包括一料斗41、一下料阀门42和一气缸43,所述料斗41的底端与所述入料口连接;所述下料阀门42挡设于料斗41的下部,所述气缸43控制连接下料阀门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01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型金属表面处理剂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安装一体机电脑液晶屏的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