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层人车交互及分离公交枢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9792.6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5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卫信;张锋;宋学锋;薛自学;周生伟;陈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层人车 交互 分离 公交 枢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两层人车交互及分离公交枢纽系统。该公交枢纽系统,按立体结构划分,自上而下分为两层,上层为乘客排队等候区、乘客下车疏散区、自由活动区、换乘区、乘客进站口、乘客出站口;下层为非公交车到站停靠区、乘客上车区、乘客下车区、公交车到站停靠区、行车道、过道;上层和下层由上行楼梯和下行楼梯连接,乘客进站口通过下行楼梯连接有非公交车到站停靠区;非公交车到站停靠区通过上行楼梯顺次连接有乘客下车疏散区、自由活动区、换乘区。该枢纽系统将人与车分离,减少行人对公交车运行的干扰,减少公交车对乘客的危险;集约土地,人性的增加乘客自由活动空间;提高公交车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车、地铁、公交等的人车交互及分离公交枢纽站,属于公共交通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两层人车交互及分离公交枢纽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公交枢纽系统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城市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衔接城市内外交通、调整公交线网布局、合理引导客流走向、方便乘客换乘以及带动地区开发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交枢纽系统站的设置能够提高公交乘客的中转效率,进而提高公交运营效率,同时依托公交枢纽系统站能够更加合理地布设公交线网。公交枢纽系统站除了具有公交乘客中转功能外,还具有客流集散功能;既能满足运营期间公交车辆进出停靠,又能满足夜间停车需求,还能够作为应急车辆停车场所。
当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们的活动范围迅速扩大,对公共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由于道路资源的日趋紧张,不但严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并且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人车交通事故频发。因此,亟待一种安全的城市公交枢纽系统布点规划方法,优化公交枢纽系统与城市中心体系的耦合关系,充分发挥城市公交枢纽系统的集散功能和换乘功能,提高出行者利用公交枢纽系统转换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两层人车交互及分离公交枢纽系统,达到人车分离,提高出行者利用公交枢纽系统转换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两层人车交互及分离公交枢纽系统,包括乘客排队等候区、乘客下车疏散区、自由活动区、换乘区、乘客进站口、乘客出站口、非公交车到站停靠区、乘客上车区、乘客下车区、公交车到站停靠区、行车道、过道,按立体结构划分,自上而下分为两层,上层为乘客排队等候区、乘客下车疏散区、自由活动区、换乘区、乘客进站口、乘客出站口;下层为非公交车到站停靠区、乘客上车区、乘客下车区、公交车到站停靠区、行车道、过道;上层和下层由上行楼梯和下行楼梯连接,所述乘客排队等候区连接乘客进站口,所述乘客进站口通过下行楼梯与非公交车到站停靠区相连接;所述非公交车到站停靠区通过上行楼梯顺次连接有乘客下车疏散区、自由活动区、换乘区。
所述非公交车到站停靠区至少有一个;非公交车到站停靠区包括公交车进站区、公交车出站区;所述公交车进站区从两个相同方向进站,相同方向进站的公交车停靠在相同区域;所述公交车出站区向两个方向发车,相同方向发车的公交车停靠在相同区域;所述公交车进站区、公交车出站区呈一字形排列。
所述公交车进站区、公交车出站区呈S形排列。
所述公交车进站区、公交车出站区为环形双向行驶时呈上下交错X形排列,增大对空间的利用,节省土地面积。
所述乘客进站口之间通过公交车相对的车门打开时联通;所述乘客出站口之间通过公交车相对的车门打开时联通。
所述乘客进站口至少有一个、乘客出站口至少有一个;所述乘客进站口之间设置有过道;乘客出站口之间设置有过道。
所述乘客排队等候区至少有一个,呈之字形;所述乘客排队等候区的一侧设置有扶手、座椅中的一种或其结合;所述自由活动区设置有卫生间、婴儿室、便利店、ATM机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结合。
所述行车道为单向行驶的车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9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