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剂联用中心回转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29345.0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伟;杨雷;程明;吴大主;沈志军;顾翔;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6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用 中心 回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心回转体,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多剂联用中心回转体装置,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具有多剂联用功能的消防车在消防灭火实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带有可回转式举高臂架的多剂联用消防车,可同时喷射水、泡沫和干粉等多种灭火剂,灭火范围广、效率高。而作为多种灭火剂的中间传输装置,中心回转体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同时传输两种或两种以上灭火剂的功能。
经考察,现有的多剂联用中心回转体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问题:
1、中心回转体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压力损失大;
2、中心回转体的干粉管路穿插于水管路中间,干粉管路与水管路之间虽存在密封件,但一旦密封件损坏,两种介质之间将会相互渗漏,而外部无法观察到,无法进行预判密封件是否损坏、何处密封件损坏;并且,干粉与水两种介质一旦在管路内相混合,就会产生结块,工作时间越长,结块增长越大,管道通流面积越小,只有在灭火实战时喷射效果发生大的降低时,才能推测是干粉与水相混合所致,而且只能通过逐一排查才能判定何处密封件损坏,但管路中的结块已无法清除,灭火效果已无法提升,严重影响了消防作业效率,以致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3、位于回转中心处的干粉管路与外部的水管路多采用焊接式结构,焊后无法进行加工,很难保证装配精度要求,强行装配后焊接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加上工作时灭火剂产生的冲击力,长时间后焊缝将会开裂,进而发生介质泄漏,影响消防作业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流体压力损失小、使用可靠的多剂联用中心回转体装置,以保证多剂联用消防车的作业效率和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剂联用中心回转体装置,包括:与转台架固联的固定外套、与回转台固联的旋转内套及外管路和内管路;所述外管路包括外管路输入管、外管路中心管和外管路输出管,所述外管路中心管同轴设置于所述旋转内套内,所述内管路包括内管路输入管以及内管路输出管,所述内管路输入管同轴设置于所述外管路中心管内,所述内管路输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管路输入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路输入管与外管路输出管同向设置、但与内管路输出管反向设置,且由外管路输入管至外管路输出管的流道截面形成弧形渐变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外管路输入管与外管路中心管的一端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外管路输出管的一端与外管路中心管的另一端之间转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在所述外管路输出管与旋转内套的端部之间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嵌置在外管路中心管外周上的卡槽内,且所述外管路输出管和卡环一同与旋转内套的端部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所述外管路输入管和外管路输出管均采用弯头式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内管路输入管的一端通过法兰与外管路输入管固定连接,所内管路输入管的另一端与内管路输出管转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所述内管路输出管通过法兰与外管路输出管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在所述外管路输出管与外管路中心管的转动连接处及在内管路输入管与内管路输出管的转动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在法兰连接面之间均设置有O形密封圈。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内管路输入管与所述内管路输出管的连接处设有渗漏检测装置。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渗漏检测装置包括单向阀和机械蜂鸣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多剂联用中心回转体装置,通过使外管路输出管与外管路输入管同向设置、但与内管路输出管反向设置,且由外管路输入管至外管路输出管的流道截面形成弧形渐变结构,从而使流体经过外管路的局部压力损失大为减少,即:当外管路与现有结构在同样压力损失下,本发明的外管路可以通过更大的流量。另外,通过在内管路输入管与内管路输出管的连接处设置渗漏检测装置,可使操作人员直观观察从渗漏检测装置流出的介质种类直接判断是哪个管路的密封处发生损坏,以便及时进行更换,以避免影响灭火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剂联用中心回转体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9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