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管连续打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9121.X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6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项涛;项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友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管 连续 打码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晶体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体管连续打码机。
背景技术
对于晶体管等电子器件,一般需要进行打码,便于标注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序列号、型号等等。在打码的应用中,对于打印的位置和角度,一般是通过调整打码头的物理位置和调整打码对象的相对位置来设定。在实际打码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打码:(1)不限定打码的位置和方向或者预留较宽的范围并尽量确保产品进入打码区的方向角度;(2)制作针对特定产品的模具或夹具,每打印一件产品前,人工摆放产品,按模具(夹具)限定的位置和角度摆放到位。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晶体管连续打码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晶体管连续打码机,包括:底座、安装架、滑架、打码机构、模座、模件、墨盘、墨盒、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
安装架安装在底座上,安装架上设有滑轨,滑架可滑动安装在滑轨上,第一驱动机构与滑架连接用于驱动滑架沿滑轨滑动,墨盘安装在底座上且位于滑轨下方,墨盒安装在滑架上,墨盒底部设有出墨口,模座位于墨盒一侧且位于滑轨下方,模件位于模座上方,模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晶体管部件的模槽,打码机构安装在滑架上且位于墨盒靠近模座一侧,打码机构下端设有打码头,第二驱动机构与打码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打码机构上下移动;滑架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下,打码头位于墨盘内,滑架处于第二位置状态下,打码头位于模座上方。
优选地,墨盒上设有第一料辊和第二料辊,第一料辊安装在墨盒内,第二料辊可转动地安装在墨盒的出墨口下方,第二料辊外壁设有墨刷。
优选地,第一料辊与第二料辊平行设置,墨刷远离第二料辊一端抵靠第一料辊。
优选地,第一料辊和第二料辊垂直于滑轨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辊、传动辊、传送带,驱动辊和传动辊分别设置在模座两侧,驱动辊和传动辊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平行于滑轨设置,传送带位于模座上方且依次绕过驱动辊和传动辊,模件设置在传送带上。
优选地,包括多个模件,多个模件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地,模座远离墨盘一侧设有模件定位件。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晶体管连续打码机,墨盘和模座设置在底座上,打码机构和墨盒通过滑轨可滑动安装在墨盘上方,第二驱动机构与打码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打码机构上下移动;打码机构具有两个位置状态,位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打码头位于墨盘内取墨,位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打码头对晶体管进行打码。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晶体管连续打码机,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滑轨上滑动,墨盒在墨盘上进行往复涂抹,保证墨盘内墨料均匀,同时,打码机构实现在墨盘中取墨和对模座上的晶体管进行打码的工位切换,大大提高打码效率和打码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晶体管连续打码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晶体管连续打码机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晶体管连续打码机,包括:底座1、安装架2、滑架3、打码机构4、模座5、模件6、墨盘7、墨盒8、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
安装架2安装在底座1上,安装架2上设有滑轨21,滑架3可滑动安装在滑轨21上,第一驱动机构与滑架3连接用于驱动滑架3沿滑轨21滑动,墨盘7安装在底座1上且位于滑轨21下方,墨盒8安装在滑架3上,墨盒8底部设有出墨口,模座5位于墨盒8一侧且位于滑轨21下方,模件6位于模座5上方,模件6上设有用于容纳晶体管部件的模槽,打码机构4安装在滑架3上且位于墨盒8靠近模座5一侧,打码机构4下端设有打码头41,第二驱动机构与打码机构4连接用于驱动打码机构4上下移动;滑架3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下,打码头41位于墨盘7内,滑架3处于第二位置状态下,打码头41位于模座5上方。
本实施例的晶体管连续打码机的具体工作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滑架沿滑轨滑动,当滑架位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打印头在墨盘内取墨,当滑架移动至第二位置状态时,打印头位于模座上方对晶体管进行打码;随着滑架移动,墨盒的墨刷在墨盘内移动,对墨盘进行出料的同时使得墨盘内的墨料均匀,从而保证打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友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友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91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