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渣产生水蒸气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9086.1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6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施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渣 产生 水蒸气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炉渣产生水蒸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罐、粒化塔及换热机构;所述缓冲罐的入口承接由高炉排出的炉渣,出口端与所述粒化塔的炉渣入口连通;所述粒化塔上设有粒化水入口、水蒸气出口及炉渣出口,由所述粒化水入口喷入的粒化水对由所述炉渣入口排入的炉渣进行水淬并产生水蒸气,所述水蒸气出口通过蒸汽管路与所述换热机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产生水蒸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内通过隔板分隔为进料腔和均压腔,所述进料腔与所述均压腔底部导通,所述进料腔上部设置有炉渣承接口,所述均压腔上部通过分支蒸汽管道与所述水蒸气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产生水蒸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循环水储池,所述循环水储池与所述粒化水入口连接;水蒸气在换热机构内换热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水排入所述循环水储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渣产生水蒸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包括至少一级换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渣产生水蒸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沿水蒸气流通方向依次连接的余热利用换热器和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冷媒采用粒化水,所述冷却器的两个介质出口均与所述循环水储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渣产生水蒸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的冷媒进入温度为20~25℃,所述冷却器的两种介质排出的温度均在37~45℃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炉渣产生水蒸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水蒸气在换热机构内换热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水温度在37~45℃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产生水蒸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化塔内设有用于检测粒化水液位的液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塔内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及用于检测塔内水蒸气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
9.一种高炉渣产生水蒸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由缓冲罐承接来自高炉的炉渣,并通过缓冲罐底部的排料阀连续地向粒化塔内排入炉渣;
向粒化塔内喷入粒化水对炉渣进行水淬以粒化炉渣并产生水蒸气,粒化的炉渣渣水分离后排出粒化塔,水蒸气通过蒸汽管路导入换热机构进行余热利用,水蒸气在换热机构内换热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水作为粒化水送入粒化塔内循环使用;
其中,实时监测粒化塔内的粒化水液位、塔内压力及塔内水蒸气温度,通过控制所述排料阀的开度、所述蒸汽管路上的流量控制阀门开度及向粒化塔内喷入的粒化水水量,使粒化塔内的粒化水持续处于沸腾状态,并产生温度及流量稳定的饱和蒸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炉渣产生水蒸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蒸气在换热机构内换 热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水温度在37~45℃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90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等强度高延伸率球铁的熔炼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用双向密封旋转油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