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6550.1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7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华;卿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华 |
主分类号: | C08F220/44 | 分类号: | C08F220/44;C08F212/36;C08F8/32;C08F8/12;C08F2/20;C08J9/28;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吸附 树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酰胺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丙烯腈/二乙烯基苯大孔树脂白球,经过催化水解得到含酰胺树脂球,洗涤处理后,再经过溶剂溶胀、伯胺胺化得到聚酰胺吸附树脂;
具体步骤如下:
(1)合成丙烯腈/二乙烯基苯大孔树脂白球
水相:常温下将盐、分散剂、阻聚剂溶解于水中作为水相;
油相:聚合单体为丙烯腈和二乙烯基苯,其中二乙烯基苯占6~80%,其余为丙烯腈,取聚合单体质量50~100%致孔剂,将单体和致孔剂混匀后作为油相;
在装有水相的反应釜中,将水相加热至45~55℃,将油相加入反应釜,水相和油相的体积比为(3~4):1,通过搅拌使油相分散至水相中,控制颗粒粒径为0.1~1.0mm,升温至70~80℃,反应3~5h,继续升温至90℃,反应3~5h,停止反应,冷却;
将冷却后的树脂球出料后,90℃以上热水洗,用5-10倍树脂体积的甲缩醛提取后,洗涤、水煮,得到丙烯腈/二乙烯基苯大孔树脂白球;
(2)吸附树脂白球水解
取洗净烘干的反应釜,向反应釜内加入丙烯腈/二乙烯基苯大孔树脂白球和催化剂,催化水解完毕后降温,用酸或水洗掉残留的催化剂,得到含酰胺羧基树脂球;
(3)含酰胺羧基树脂球的胺化
在反应釜中加入酰胺羧基树脂球和伯胺,酰胺羧基树脂球和伯胺的质量比为1:(0.5~0.9),3-5小时内缓慢升高至120~150℃,在120~150℃下反应5~8小时,降温出料后,大量纯水洗涤,得到聚酰胺吸附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相中所用的盐为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分散剂为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或明胶,阻聚剂为次甲基蓝;油相中致孔剂为甲苯、汽油和液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的丙烯腈/二乙烯基苯大孔树脂白球吸附孔径为50-100nm,交联度为6~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水解用的方式为酸催化、碱催化或加压催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催化用的催化剂为浓度40-90%的硫酸,加入量为树脂用量的30-90%,催化水解时间为3-6小时,温度为40-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催化用的催化剂为NaOH、KOH、水玻璃、Na3PO4、K3PO4、Na2S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量为树脂用量的10-50%,水解时间为2-5小时,水解温度为80-1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催化所用的催化剂为纳米级钛酸酯、纳米铜粉或纳米二氧化锰,加入量为树脂用量的2-10%,水解时间为4-10小时,水解温度为120-1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胺胺化所用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乙二醇或丁二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胺胺化所用的伯胺为甲胺,乙胺,正丙胺或正丁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华,未经张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65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