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碳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6454.7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1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吉小超;于鹤龙;王红美;杜军;郭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睿曼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162 | 分类号: | C01B3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纳米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阵列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底置于PECVD设备的腔体中负极板上的金属网罩中,金属网罩上方放置叠加的两块催化剂金属板;
B),在PEVCD设备的腔体中通入反应气体,加热后接通电源,利用催化剂板间的空心阴极效应溅射在基底表面得到催化剂薄膜;
C),将PEVCD设备的腔体加热后通入碳源和载气,接通电源,反应后在基底表面得到阵列碳纳米管薄膜;
步骤A)中所述反应气体为的氢气和氩气,所述反应温度为300~500℃,所述电源的功率为500~1000W;
所述氢气的流量为30~80sccm,所述氩气的流量为30~80sc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催化剂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催化剂金属板的材质为铁、钴、镍或复合金属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碳源包括甲烷、乙炔和正丁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碳源的流量为5~50sc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为氢气和氩气,所述氢气的流量为30~80sccm,所述氩气的流量为30~80sc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350~500℃,所述电源的功率为10~200W,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0~10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具有光滑表面的基底,优选为硅片、玻璃或表面抛光后的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催化剂薄膜的厚度为1~5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罩为圆筒状不锈钢网罩或圆筒状铜网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睿曼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未经北京睿曼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64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过渡金属掺杂的石墨烯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