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制循环蒸发器晶浆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6145.X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3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广义;区瑞锟;李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心德实业有限公司;姜广义;区瑞锟;李健生 |
主分类号: | B01D1/12 | 分类号: | B01D1/12;B01D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强制 循环 蒸发器 晶浆出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强制循环蒸发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制循环蒸发器晶浆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强制循环蒸发器由换热器、分离器、强制循环泵以及循环管组成。目前,大多数的强制循环蒸发器的晶浆出料管安装在循环管下降管的上方,出料液的固含量与在强制循环蒸发器中循环的晶浆的固含量相同,晶浆出料后往往需要稠厚设备进一步提高固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出料液固含量的强制循环蒸发器晶浆出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强制循环蒸发器晶浆出料装置,包括晶浆出料管和晶体富集器,其中,晶浆出料管安装在循环管下降管的弯头后的管道底部;所述晶浆出料管与弯头之间的距离为循环管下降管管径的1~3倍;所述晶体富集器由一块前挡板、一块上盖板、两块侧挡板以及若干块后挡板组成,安装在晶浆出料管管口上方的管道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挡板的形状为长方形,长边长度为循环管下降管管径的0.2~0.25倍,短边长度为晶浆出料管管径的1.2~2.0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板的形状为等腰梯形,高为晶浆出料管管径的3~5倍,上底长度与前挡板的短边长度一致,两腰之间的夹角为30°~4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挡板的形状为直角梯形,高为循环管下降管管径的0.25~0.3倍,下底与腰之间的夹角为30°~4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挡板的形状为直角梯形,高为循环管下降管管径的0.25~0.3倍,下底长度为循环管下降管管径的0.3~0.5倍,下底与腰之间的夹角为30°~4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板的两腰分别与两块侧挡板的上底焊接;所述前挡板的长边分别与两块侧挡板的高焊接;所述前挡板的其中一条短边以及两块侧挡板的下底以及若干块后挡板的下底分别焊接在管道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挡板与上盖板之间有一个方形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块侧挡板以斜腰迎着晶浆流动方向焊接在管道内,两块侧挡板的斜腰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循环管下降管管径的0.4~0.6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块后挡板以斜腰迎着晶浆流动方向焊接在两块侧挡板之间,且相邻两块后挡板之间的距离、后挡板与侧挡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以及后挡板与上盖板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晶浆出料管管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强制循环蒸发器中,晶浆在流经循环管下降管的弯头时,由于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会发生明显的晶体偏析现象,晶体会在弯头后的管道底部富集。本发明晶浆出料管安装在循环管下降管的弯头后的管道底部,并采用晶体富集器进一步富集,出料液的固含量可以比强制循环蒸发器中的固含量提高5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晶浆出料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晶体富集器的立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晶体富集器的平面图;
图中:1-晶浆出料管;2-晶体富集器;3-循环管下降管;4-弯头;5-晶体;21-前挡板;22-上盖板;23-侧挡板;24-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强制循环蒸发器晶浆出料装置,包括晶浆出料管1和晶体富集器2。晶浆出料管1安装在循环管下降管3的弯头4后的管道底部,晶浆出料管1与弯头4之间的距离为循环管下降管3管径的1~3倍;晶体富集器2安装在晶浆出料管1管口上方的管道内。
在强制循环蒸发器中,晶浆在流经循环管下降管的弯头时,由于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会发生明显的晶体偏析现象,晶体5会在弯头后的管道底部富集,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晶浆出料装置安装在晶体富集处,晶浆出料装置的出料液的固含量远远高于在强制循环蒸发器中循环的晶浆的固含量。因此,与背景技术所述的传统晶浆出料装置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晶浆出料装置可以提高出料液的固含量;当要求达到相同的出料液固含量时,采用本发明的晶浆出料装置有助于降低强制循环蒸发器的运行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心德实业有限公司;姜广义;区瑞锟;李健生,未经广州市心德实业有限公司;姜广义;区瑞锟;李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6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式换热器浓缩系统及其浓缩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乒乓球的循环发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