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内圈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及其预载间隙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5283.6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多;陈庆熙;王冰;邱奕辉;李飞燕;陈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8 | 分类号: | F16C19/1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石仁 |
地址: | 52843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圈 双列角 接触 推力 球轴承 及其 间隙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内圈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的预载间隙优化方法,包括:测量所述外圈、内圈、以及钢球合套后的轴向游隙Ga;根据实际使用的载荷大小要求向内圈施加对应大小的轴向预紧力Fao;计算内圈窄端面的修磨量Δ=︱Ga/2︱+︱δ/2︱,其中,所述预载间隙δ满足:根据修磨量Δ分别修磨两内圈的窄端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双内圈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本发明实施例,轴承的预载间隙δ经过预载间隙优化方法优化设计,在实际使用时,只需通过锁紧螺母向内圈施加轴向预紧力Fao,即可消除预载间隙δ并使轴承获得设计推荐的预载荷值,以精准匹配实际所需的载荷大小要求,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是一种相当于两套单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背靠背安装的“DB”型配置双内圈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及其预载间隙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DB”型配置双内圈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其至少包括外圈、两个内圈、以及两列钢球,所述外圈的内表面沿轴向间隔开设有两内沟道,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内沟道相对应的外沟道,所述内圈的轴向左右两端分别具有宽端面和窄端面,两内圈沿轴向并排套设于外圈内,且两内圈的窄端面相对设置并留有预载间隙δ,所述两列钢球分别设于所述两内沟道与外沟道之间,钢球与内沟道及外沟道之间形成接触角。然而,这种现有轴承,其预载间隙δ未经优化设计,无法精准匹配实际所需的载荷大小要求并获得较高的刚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轴承的预载间隙δ未经优化设计,无法精准匹配实际所需的载荷大小要求并获得较高的刚度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内圈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的预载间隙优化方法。
双内圈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的预载间隙优化方法,所述轴承至少包括外圈、两个内圈、以及两列钢球,所述外圈的内表面沿轴向间隔开设有两内沟道,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内沟道相对应的外沟道,所述内圈的轴向左右两端分别具有宽端面和窄端面,两内圈沿轴向并排套设于外圈内,且两内圈的窄端面相对设置并留有预载间隙δ,所述两列钢球分别设于所述两内沟道与外沟道之间,钢球与内沟道及外沟道之间形成接触角;所述预载间隙优化方法包括:
测量所述外圈、内圈、以及钢球合套后的轴向游隙Ga;
根据设计推荐的载荷大小要求向内圈施加对应大小的轴向预紧力Fao;
计算内圈窄端面的修磨量Δ=︱Ga/2︱+︱δ/2︱,其中,所述预载间隙δ满足:所述B为轴承的总曲率,所述α0为未施加轴向预紧力的接触角,所述αp为施加轴向预紧力Fao后的接触角,Z为钢球总数,DW为钢球直径,K为轴承的轴向变形常量;
根据修磨量Δ分别修磨两内圈的窄端面。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内圈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
双内圈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其至少包括外圈、两个内圈、以及两列钢球,所述外圈的内表面沿轴向间隔开设有两内沟道,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内沟道相对应的外沟道,所述内圈的轴向左右两端分别具有宽端面和窄端面,两内圈沿轴向并排套设于外圈内,且两内圈的窄端面相对设置并留有预载间隙δ,所述两列钢球分别设于所述两内沟道与外沟道之间,钢球与内沟道及外沟道之间形成接触角;所述轴承经过上述所述的预载间隙优化方法加工后组装而成。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内圈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5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童车轴承固定套
- 下一篇:一种手动旋转固定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