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上救援五体船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5228.7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7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葛锐力;杨松林;王涛;张胜;张焱飞;路越;仇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1/12 | 分类号: | B63B1/12;B63C9/08;B63C9/18;B63C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救援 五体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救援船,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投射救生球营救落水人员的水上救援船。属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体船体是指利用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瘦形船体,通过上部的强力构架练成一体的船舶。同单体船相比,多体船具有更加优越的浮性和稳性、耐波性、机动性和隐身性,能够大量装载,抗打击能力强,因此在军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多体船主要有双体船、三体船和四体船。
由于天气因素、人为失误及船舶数量的增加,导致近年来水上事故发生次数逐年增加。水上救援难度较大,救援时间紧迫,通过救援船救起落水人员是水上救援的重要途径。如公开号为204775918U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既可自动运行,也可远程操控,且信息化程度高、体积小、救援速度快,同时能减少救援人员伤亡的应急救援船。
但是该船仍只能采用传统的方法航行至靠近落水者处进行救援,受地域、水况影响较大,无法争取太多的救援时间。同时当落水者攀附遥控救援船时,会产生横向力矩时,船体容易倾覆,无法达到预期的救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上救援五体船,利用该五体船上的投射装置投射救生球,便于及时快速地营救落水者。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水上救援五体船,包括一个主船体和分别位于主船体前部两侧和后部两侧的两个前副船体和两个后副船体,所述前副船体的长度小于后副船体的长度,主船体上侧和两个前副船上侧、两个后副船体上侧通过甲板固定连接,甲板上的上层建筑两侧分别设置数个救生梯,主船体内设有电动机-减速机组合、蓄电池组和轴系;投射装置设置在上层建筑顶部前端上,救生机械手设置在上层建筑顶部后端上;所述投射装置包括箱体、救生球、救生球击打机构和不对称V形的投射管道,所述箱体固定在上层建筑顶部前端上,救生球击打机构固定在箱体内的底板上;不对称V形的长边入球管道直通箱体顶部后端,不对称V形的短边出球管道直通箱体前端上侧的倾斜板,救生球击打机构上侧伸进投射管道的不对称V形底部缺口内,救生球顺着不对称V形的长边入球管道滚落到不对称V形的投射管道底部时,被高速旋转的救生球击打机构击打后沿着不对称V形的短边出球管道抛出箱体落入远距离的水面上。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救生球击打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击打锤和电机底座,所述驱动电机下部通过电机底座固定在箱体内的底板上,所述击打锤包括杆体和分别固定在杆体两端的锤头,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杆体中部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锤头伸进投射管道的不对称V形底部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救生球为空心球体,所述空心球体外周面上均布数个与空心球体密封连接且收纳在空心球体内的充气拉手,救生球除了充气拉手外,其余部分外周面包覆抓网;空心球体内还设有充气拉手充气机构,空心球体外壁上嵌装多个LED信号灯。空心球体内还装有信号追踪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拉手充气机构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气体球和二氧化碳压缩气体释放机构,所述二氧化碳压缩气体球通过两根空心支撑杆支撑在空心球体中心;二氧化碳压缩气体释放机构设置在一根空心支撑杆内,包括垫块、压簧、头部为锥尖形的戳钉、挡片和牵引绳;垫块、压簧、戳钉和挡片从空心支撑杆底部向二氧化碳压缩气体球方向顺次排列;牵引绳一端通过圆环钩挂在与不对称V形的长边入球管道端头相邻的固定钩上,牵引绳另一端穿进空心球体后,经过一对支撑在空心球体内的夹持轮后与挡片一端固定连接,挡片另一端吸附磁铁上,所述磁铁嵌在空心支撑杆一端端头的管壁中;所述挡片上侧抵靠二氧化碳压缩气体球上。所述牵引绳的长度为不对称V形的长边入球管道长度的0.9~0.95倍。所述不对称V形的短边出球管道与甲板的夹角α=45°。所述二氧化碳压缩气体球与挡片接触处的设有薄膜片。
进一步地,所述前副船体长度L1与前副船体宽度C1之比为L1:C1=10:1~5:1;前副船体长度L1与主船体长度L之比为L1/L=0.2~0.25,排水量为总排水量的5%-10%;所述后副船体长度L2与后副船体宽度C2之比为L2/C2=10:1~5:1;后副船体长度L2与主船体长度L之比为L2/L=0.25~0.50,排水量为总排水量的10%-30%。
进一步地,所述救生机械手下端的抓手为一对半圆环体,所述半圆环体的内外侧均设有泡沫塑料内衬,泡沫塑料内衬外侧包覆有真空吸塑膜外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5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