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摆动式钢管送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4450.5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4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陈东武;薛志军;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5/00 | 分类号: | B21C5/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钢管 送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缝钢管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动式钢管送进装置,与钢管打头机相配套,将需要打头的钢管的一端送入钢管打头机并在完成打头后将钢管退出钢管打头机。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钢管打头机也称“缩管机”,是无缝钢管拉拔前的专用设备,其功用是在完成了前道的穿孔工序后的无缝钢管管坯(无缝钢管管坯也称“毛管”或“荒管”)的一端形成一直径显著小于无缝钢管本体直径的窄缩的钢管头部,以便在冷拔工艺中使冷拔机的卡钳对该钢管头部夹住,即在卡钳夹住钢管头部的状态下进行拉拔。关于钢管打头机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典型的如CN102688923B推荐的“钢管打头机”和CN103736890A提供的“锤头臂分段倾斜式无缝钢管热打头机”,等等。
如业界所知,若要由钢管打头机对钢管头部实施打头,那么需要由钢管送进装置与钢管打头机相配合,由钢管送进装置将有待于打头的钢管的一端送入钢管打头机的一组打头块的中心,并且由钢管送进装置将钢管处于夹住的状态下顺逆交替回转,在完成打头后将钢管退出一组打头块。由此可知,由于前述的摆动式钢管送进装置需满足对钢管的送进(也可称进给)、翻转和夹住的功能要求,因而也可将其称之为“钢管送进翻转横移装置”。
上述钢管送进翻转横移装置的典型的文献公开如CN104117595B公开的“一种钢管打头用送进翻转横移装置”,其由进给机构、设置于进给机构上的横移机构、翻转机构、设置于翻转机构上的夹紧机构、设置于横移机构上的出料机构组成,特点是:将横移机构及翻转机构由同一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驱动而同步完成钢管的翻转横移以及横移到位后的定位翻转(说明书第0006段)。该专利方案客观上能体现其说明书第0014段中归纳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进给机构采用了齿轮与齿条相配合的结构形式,由安装于底座上的减速电机带动齿轮,由齿轮带动齿条,由齿条带动进给小车,使进给小车连同以进给小车为载体设置的横移机构、翻转机构、夹紧机构以及出料机构运动(说明书第0028段),因而进给机构的结构复杂,尤其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对进给机构的结构体系的齿轮及齿条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呵护保养(例如给予润滑油),从而增加了设备管护人员的工作量,此外,齿轮齿条运动的持久平稳性相对欠缺,并且易损坏,给更换造成麻烦;其二,由于横移机构、翻转机构(即摆动机构,以下同)、夹紧机构以及出料机构是与进给小车之间构成导轨副的形式搭载于进给小车上的,又由于送进小车通过滚轮与底座构成滚动副,因而为了确保钢管得以对准打头机的一组打头块的中心,需由横移机构保障,然而本申请人认为如果在结构合理的前提下,那么横移小车是可以摒弃的,否则会进一步增加整体结构的复杂性;其三,由于夹紧机构的气缸是依次通过主动杆、连杆以及滑动杆(配有导向套)与夹钳专利称V型夹紧头)连接的,即气缸表现来与夹钳间接连接,因而气缸作用力传递环节多,作用力损耗大,不利于夹钳对钢管的可靠夹住,当然增大气缸的功率可以避免这一不利因素,但是增大气缸功率不利于节能;其四,由于层次结构多,例如底座的上部为送进小车,送进小车的上部为横移小车、横移小车的上部为出料机构,加之自翻转机构以及夹紧机构的顶部至进给小车之间的距离较大,因而不仅使整个装置的体积显著增大,而且翻转机构以及夹紧机构因重心远离送进小车而有失稳定性。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进给机构摒弃齿轮与齿条相配合的传动形式而藉以显著简化结构并且减轻设备管护人员的保养作业强度、有利于改善夹钳开合驱动机构与夹钳机构的连接关系而藉以减少作用力传递环节而节省能耗以及使夹钳机构体现理想的开合效果、有益于显著降低摆动机构以及夹钳机构的距机架的上部之间的距离而藉以体现良好的动作稳定性以及节省对空间的占用的摆动式钢管送进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4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