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尿素制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24415.3 | 申请日: | 2016-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2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73/00 | 分类号: | C07C273/00;C02F9/00 |
| 代理公司: | 11435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丹<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素 制备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车用尿素制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制备尿素溶液的均质搅拌槽,所述均质搅拌槽上设有尿素原料进口、去离子水进口及溶液出口;
盛装尿素溶液的成品槽,所述成品槽与所述溶液出口之间通过输出管路相连通,所述输出管路上设有输送泵、过滤装置和提纯装置;所述提纯装置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滤芯由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构成,其中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量大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量;
在所述成品槽内布置有用于质量管控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数据通过变送器传输至云平台,所述云平台与移动终端之间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数据传输,所述传感器包括电导率传感器、pH 值传感器、金属离子传感器、尿素传感器、氨气传感器和游离氨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去离子水进口连接去离子水制备装置,所述去离子水制备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水槽、反渗透纯水设备和去离子水储存罐,所述去离子水储存罐与所述去离子水进口连通;所述储水槽和反渗透纯水设备之间设有高压泵和过滤器,所述高压泵通过第一电磁阀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去离子水储存罐的内部设有电导率传感器、pH 值传感器和金属离子传感器,所述电导率传感器、pH 值传感器和金属离子传感器的数据均通过变送器输送至所述云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尿素原料进口与尿素储存罐相连通,所述尿素储存罐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控制物料的流出,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一时间继电器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制备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均质搅拌槽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电磁阀及第一时间继电器分别连接,以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动作;所述均质搅拌槽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轴连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设有第二时间继电器,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时间继电器和第二时间继电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输送泵通过第三电磁阀进行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纯装置内部设有滤网和/或活性炭滤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尿素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均质搅拌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均质搅拌槽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均质搅拌槽的侧壁上设有冷却管,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冷却管的控制装置相连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尿素制备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储水槽内储水,开启高压泵,反渗透纯水设备开始生产去离子水,所述去离子水经管道送入均质搅拌槽;
步骤2):均质搅拌槽内去离子水达到设定量时,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反渗透纯水设备停止工作,第二电磁阀在时间继电器的控制下开启固定时间,从而将定量的尿素排入均质搅拌槽;
步骤3):尿素在均质搅拌槽内完全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形成尿素重量百分比为31.8%-33.2%的尿素溶液;
步骤4):将所述尿素溶液冷却降温至出现白浊状态;
步骤5):所述尿素溶液经过过滤器和提纯装置后到达成品槽;
在上述步骤中,去离子水储存罐、均质搅拌槽和成品槽内的传感器实时对尿素溶液进行检测,并将数据通过云平台传送至移动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44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芳基取代萘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1,2‑二硝基胍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