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生物活性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323994.X | 申请日: | 2016-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1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达;陈亮;戴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如意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8 | 代理人: | 丁骞 |
| 地址: | 214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 活性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活性炭器,主要包括装置本体、曝气系统、布出水系统及填料四部分,其布曝气、布水不均匀,从而降低去除率,进出水方式为上进水、下出水;没有设置内回流设施,导致氨氮去除率不理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处理效果好,布气布水均匀的新型生物活性炭器。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生物活性炭器,它包括装置本体,在所述装置本体中部设有中心筒,在所述中心筒下方的装置本体内设有集泥斗,在所述中心筒下部设有双十型进水布水管,在所述中心筒和集泥斗之间设有非字型布气管,所述非字型布气管与进气管相连,在所述集泥斗上设有排泥管,在所述双十型进水布水管上方设有填料支架,在所述填料支架之间设有活性炭填料层,在所述中心筒上部设有溢水槽,在所述中心筒顶部设有进水管和回流管,所述中心筒的顶部端口低于装置本体的顶面,所述回流管一端设在溢水槽和活性炭填料层之间的装置本体侧壁上,在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循环泵。
所述装置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中心筒的直径占装置本体直径的1/5。
所述双十型进水布水管由均匀分布在中心筒筒壁的四组进水垂直管组成,每组进水垂直管由两根长度相同的进水单管组成。
所述非字型布气管包括水平长管,在水平长管上设有第一组垂直管、第二组垂直管和第三组垂直管,同一组的垂直管长度相同,所述第二组垂直管设在第一组垂直管外部,第三组垂直管设在第二组垂直管外部,所述第一组垂直管、第二组垂直管和第三组垂直管的长度依次减小。
所述进气管设在水平长管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发明结构设置合理,采用双十型进水布水管和非字型布气管,出水采用周边集水锯齿形出水使废水充分混合均匀,使得系统内氨氮去除率可提高15%左右,同时使出水色度去除率提高20%,采用占装置本体直径1/5的中心筒,水量充足,布水管出水高效有力,混合均匀充分,采用溢水槽,确保装置不会溢流,采用回流管和循环泵,将装置本体上部的混合液再次进行回流混合,进一步保证混合效果,确保反应充分,提高工作效率,本装置处理效果好,运行平稳,可以长时间持续工作,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双十型进水布水管与中心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非字型布气管与进气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如意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如意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3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