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嗅觉障碍的滴鼻液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23655.1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8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郎宝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宝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K9/08;A61P11/02;A61K31/045;A61K33/06;A61K35/55;A61K35/586;A61K35/6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彭淋 |
地址: | 255051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嗅觉 障碍 滴鼻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嗅觉障碍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嗅觉障碍是指部分或全部嗅觉功能下降、丧失或异常。
嗅神经为嗅觉上皮穿过筛板到嗅球的神经纤维,嗅觉能力是鼻黏膜中嗅细胞的特性,鼻黏膜、嗅球、嗅丝或中枢神经系统连接部损伤,可能影响嗅觉。临床表现为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嗅觉缺失、嗅觉倒错、幻嗅和嗅觉刺激敏感性增加。
病因
1.鼻黏膜、嗅球、嗅丝神经病变引起嗅觉功能下降或丧失;而中枢神经系统连接部损伤,通常不伴发任何可发觉的嗅觉丧失。
2.由于胚胎期,嗅神经在发生上的异常,出现嗅觉的缺失。
3.偶尔颞叶病变伴随暂时或阵发性幻嗅。嗅觉丧失常合并味觉损害,这取决于食物和饮料中易挥发的物质。
4.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嗅觉损害为暂时性的。
5.脑膜瘤、转移瘤或前颅凹动脉或额叶的浸润性肿瘤,可压迫嗅球和嗅束,导致嗅觉损害。
6.颅脑外伤时,经筛板的嗅神经嗅丝可被撕裂,或嗅球被撕碎(挫伤)。临床表现
1.临床类型
常见类型有:
(1)嗅觉减退嗅觉损害常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敏锐性的减退。
(2)嗅觉丧失后天的严重的嗅觉损害,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反应丧失。
(3)嗅觉缺失先天的嗅觉缺失,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的无反应。
(4)嗅觉倒错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的错位反应,但不伴有嗅觉敏锐性损伤。
(5)幻嗅不存在客观的嗅气味刺激,患者却嗅到了难以描述的通常为使人不愉快的气味。
(6)嗅觉过敏对嗅气味刺激敏感性增加。
2.主要表现
(1)临床上单侧的嗅觉丧失,在早期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定位意义。
(2)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由于鼻黏膜的充血与分泌物增加,出现暂时的嗅觉降低,导致呼吸性的嗅觉减退;病程进展若有嗅神经的损害,则产生神经性的嗅觉减退。但是对于刺激性的物质如稀氨溶液(氨水)、醋酸等的刺激能够感受。
(3)癔症引起的癔症性嗅觉障碍对于以上物质则不能正常鉴别。
(4)脑膜瘤、转移瘤、前颅凹动脉或额叶的浸润性肿瘤,可压迫嗅球和嗅束导致嗅觉损害,严重者嗅觉丧失。Foster-Kennedy综合征表现为患侧嗅觉丧失、同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盘水肿。
(5)嗅幻觉也常是颞叶癫痫的先兆。嗅幻觉如果伴随意识丧失或咂嘴、咀嚼、舔舌等症状,成为钩回发作。因为嗅神经与双侧的钩嗅中枢有联系,所以一侧嗅放射或嗅觉皮质遭受破坏时,不引起嗅觉的丧失,但是能引起嗅觉的减退。
(6)嗅球和嗅束的炎症或神经性病变较少见,但这些结构可能受脑膜炎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的影响。如糖尿病病人可能会有嗅觉损伤,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患者,早期常见嗅觉减退或嗅觉缺失。
西医对于本病的发生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去治疗仅仅是通过补充维生素、锌剂、神经细胞保护剂等,其效果往往作为临床辅助用药及实验性用药,其治疗效果不甚明显。
嗅觉障碍在祖国医学中属失嗅范畴,又称“鼻聋”、“不闻香臭症”。中医耳鼻喉科泰斗干祖望老先生对此病有其独到的见解,其言“此证根源,责在脾土”,脾为土脏,易生湿浊,脾气主升。脾一旦升阳失权,湿邪浊气势必上升,弥漫于上焦头面。鼻居中央土位,当首蒙其害。此外,鼻居面部中央,肺开窍鼻,鼻属肺系,鼻聋的发表与肺脏功能密切相关。中医经过对本病的认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认为,导致嗅觉减退的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肺胃郁热,气滞血瘀,因而鼻窍阻塞,不闻香臭,其标在肺、其本在脾,因此治疗当健脾除湿、养阴清肺、行气活血、疏风通窍。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辨证论治优势,针对病因病机进行组方用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标本兼治,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嗅觉障碍的滴鼻液,具有辨证论治优势,针对病因病机进行组方用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标本兼治,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嗅觉障碍的滴鼻液,其原料药包括藿香、佩兰、厚朴、白扁豆、黄连、黄芩、鱼腥草、鱼脑石、泽泻、石菖蒲、生石膏、蜂房、防风、辛夷、苍耳子、荆芥穗、鹅不食草、蝉蜕、人工麝香、冰片、薄荷、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红花、桃仁、生大黄、玳瑁和桔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宝英,未经郎宝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3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乙肝中药茶
- 下一篇: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