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调整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2850.2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1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毅;胡国峰;吕晓锋;朱峰;郑国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16/28;H04W24/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蒋雅洁 |
地址: | 310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调整的方法,获取指定区域内各终端的测量报告(MR)数据;根据所述MR数据确定各终端的位置,并确定由所述各终端组成的用户簇的中心位置,以及覆盖所述用户簇的各小区组成的小区簇;根据所述用户簇中心位置调整所述小区簇中的各基站天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天线调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的天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基站天线调整主要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现场测试人员通过道路测试来判断基站周边是否存在信号覆盖较弱区域,该方案要求测试人员对小区覆盖区域的道路要尽可能测试到位;二、后台基站性能监测人员通过性能指标、测量报告(MR,MeasurementReport),来判断单个小区覆盖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来判断现有小区天线方位角、下倾角等是否需要调整;确定天线调整的方位角和下倾角后,通过基站网管来控制基站电调控制系统,对现场天线的电子方位角、下倾角进行调整;也可以安排塔桅人员在基站现场对天线物理方位角、下倾角进行调整。
可以看出,现有的天线调整方法需要通过人工判断、需要大量现场测试及后台指标观察,耗费人力物力;尤其道路信号测试,需要测试车辆及测试人员按照固定线路进行路测,往往一个基站的测试就需要花费半天时间。对于一些在山区的基站,车辆无法驶入,测试人员需要携带十多斤重的设备和工具徒步到基站所在位置进行现场测试;人工测试周期较长、成本费用较高;同时对现场基站天线调整需要爬塔登高,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何根据用户实际感知状况,建立信号覆盖区域内各小区基站天线联合调整机制,提升用户感知,是网络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天线调整的方法和装置,能根据用户实际感知状况,建立信号覆盖区域内各小区基站天线联合调整机制,提升用户感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调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指定区域内各终端的MR数据;
根据所述MR数据确定各终端的位置,并确定由所述各终端组成的用户簇的中心位置,以及覆盖所述用户簇的各小区组成的小区簇;
根据所述用户簇中心位置调整所述小区簇中的各基站天线。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由所述各终端组成的用户簇的中心位置,以及由覆盖所述用户簇的各小区组成的小区簇;包括:
将所述MR数据中包含相同覆盖小区的各终端确定为用户簇;
将所述相同覆盖小区确定为小区簇;
根据所述MR数据中上报的达时间差(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确定用户簇中各终端与小区簇中各基站天线的距离;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用户簇中各终端与小区簇中各基站天线的距离;
根据所述用户簇中各终端与小区簇中各基站天线的距离,确定所述用户簇与小区簇中各基站天线的平均距离;
根据所述平均距离,确定所述用户簇的中心位置;
所述覆盖小区,包括:主小区、邻小区。
上述方案中,根据所述用户簇中心位置调整所述小区簇中的各基站天线;包括:
以所述各基站天线与所述用户簇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连线,和基准方向的夹角作为方位角,调整所述各基站天线;
根据所述各基站天线的高度、各基站天线到所述用户簇的中心位置的地面距离,确定天线的下倾角,并根据所述天线的下倾角调整所述各基站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2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联网的通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区操作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