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端弯曲腹腔镜吸引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20968.1 | 申请日: | 2016-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昌明;郑朝辉;李平;谢建伟;王家镔;林建贤;陆俊;陈起跃;曹龙龙;林密;涂儒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昌明;郑朝辉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腹腔镜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端弯曲腹腔镜吸引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现在外科手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于切割、分离组织引起脂肪液化及小血管损伤而会产生渗血和渗液,这就需要腹腔镜吸引器将其吸取出来。
目前的腹腔镜吸引器存在一定的问题:腹腔内存在许多解剖间隙,但是由于现在市面上的腹腔镜吸引器的吸液管均为直管,往往无法顺利地进入这些间隙进行操作,甚至会由于操作不慎损伤周围组织。这一缺点在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尤为突出,例如在胰腺上缘清扫位于胰后间隙的No.11p和No.11d淋巴结,目前的腹腔镜吸引器无法直接跨过较高的胰腺上缘进行吸引,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端弯曲腹腔镜吸引器,旨在解决现有腹腔镜吸引器不方便进入腹腔间隙进行操作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头端弯曲腹腔镜吸引器包括手柄、吸液管、控制阀、吸液头;
所述手柄和吸液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吸液管两端,在靠近手柄端的吸液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吸液头成角度弯曲设置在所述吸液管端部,所述控制阀、吸液头与所述吸液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吸液头上设置吸液孔和侧孔。
进一步,所述吸液管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上的刻度值从吸液孔中心点为起始点,到吸液管与控制阀相交处为末端,依次排列。
本发明的头端弯曲腹腔镜吸引器在使用时,吸液头插入人体的腹腔渗液处,打开控制阀,液体经吸液孔和侧孔进入吸液管并经控制阀内的液体通道排出体外,吸液头部位具有一定曲度,可以绕过腹腔内障碍物进行吸液,有效解决了现有腹腔镜吸引器的吸液管为直线而造成的无法绕过术中障碍物进行吸液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吸液管上设置有刻度线可了解吸引器所在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端弯曲腹腔镜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吸液管;3、控制阀;4、吸液头;5、吸液孔;6、侧孔;7、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
一种头端弯曲腹腔镜吸引器,包括手柄1、吸液管2、控制阀3、吸液头4;
所述手柄1和吸液头4分别设置在所述吸液管2两端,在靠近手柄端的吸液管2上安装有控制阀3,所述吸液头4成角度弯曲设置在所述吸液管2端部,所述控制阀3、吸液头4与所述吸液管2连通;所述吸液头4上设置吸液孔和侧孔;
所述吸液管上设置有刻度线7,所述刻度线上的刻度值从吸液孔中心点为起始点,到吸液管与控制阀相交处为末端,依次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吸液管2直径为5mm,吸液头4底部与吸液管2底部之间的距离为3mm。
本发明的头端弯曲腹腔镜吸引器在使用时,吸液头4插入人体的腹腔渗液处,打开控制阀3,液体经吸液孔5和侧孔6进入吸液管2并经控制阀3内的液体通道排出体外,吸液头4部位具有一定曲度,可以绕过腹腔内障碍物进行吸液,有效解决了现有腹腔镜吸引器的吸液管为直线而造成的无法绕过术中障碍物进行吸液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吸液管上设置有刻度线可了解吸引器所在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昌明;郑朝辉,未经黄昌明;郑朝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0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回收机
- 下一篇:一种尼龙共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