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区微尘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19680.2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2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房诗宏;马志新;史亚明;史广平;陆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12 | 分类号: | B03C3/12;B03C3/43;B03C3/47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晓鹭 |
地址: | 21426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电区 微尘 处理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设备,特别是一种双电区微尘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DDFR是双电区微尘自由程约束技术的英文缩写(Doubleelectriczone DustFreepathRestrain)。
当微尘小至纳米尺寸时,相互碰撞的机会小了,量子尺寸效应显现了,空气 对粒子的运行阻力更显著。这是亚微米级微粒难以去除的重要原因。
DDFR净化系统,是基于静电除尘的工作原理结合微尘自由程约束原理而设 计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利用以上原理,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电区微尘处理设备及其使用 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区微尘处理设备,包括支架,通过支架固 定的烟尘腔和进气腔,进气腔设置在烟尘腔上方;
烟尘腔下端设有出气口,烟尘腔中设有一组阳极扣板和一组阴极扣板;
所述阳极扣板和阴极扣板交错排布;
所述阳极扣板包括包括一对阳极扣板板框,所述阳极扣板板框对称;所述阳 极扣板板框内侧设有一组阳极固定扣,对称的阳极扣板板框的阳极固定扣位置相 同,通过相同位置的阳极固定扣水平设置一根电晕丝;
所述阴极扣板包括一对阴极扣板板框,所述阴极扣板板框对称;所述阴极扣 板板框内侧设有一组阴极固定扣,通过阴极固定扣固定一块极板;
所述极板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一组孔洞,通过固定线将纤维滤布绷紧固定 在基板两侧。
其中,所述进气腔为外扩式喇叭口,喇叭口上设有风扇。
其中,所述阳极固定扣至少为一个。
其中,所述电晕丝水平设置,竖直相邻的电晕丝间距为40mm。
其中,所述所述相邻的孔洞间距相等。
其中,所述固定线为四氟线。
其中,所述相邻的极板之间间距为32mm。
其中,所述支架、阳极扣板板框、阳极固定扣、阴极扣板板框和阴极固定扣 为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耐腐蚀,耐候,适用环境广,使用寿命长。
其中,所述基板为不锈钢板,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根据所述的双电区微尘处理设备,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烟尘腔进行通电,高压直流电在电晕丝和极板之间形成高压电场;
2)通过进气腔中的风扇进行集气,气体排入烟尘腔;
3)由于电晕丝发生电晕放电,使得烟尘腔内充满带正、负电荷的离子;由 于受到高压静电场库仑力的作用,带正电的气体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阴 级板运动,在运动中与气体中粉尘颗粒相碰,使粉尘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亦 向阴极运动,到达阴极后,放出所带的正电荷,尘粒则沉积于极板的纤维滤布上, 从而使空气得到净化;
4)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出气口排出。
其中,步骤1所述高压直流电为电压为8-15kv。
其中,步骤2所述气体流速为2m/s。
其中,步骤2所述气体颗粒物含量为200-50/M3。
其中,步骤2所述气体温度为25-150℃。
其中,步骤3所述气体通过烟尘腔过滤后气体颗粒物含量为20/M3。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双电区微尘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有效处理 小于纳米尺寸的微尘,处理效率高,效果远超现有国家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双电区微尘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阳极扣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阴极扣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极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区微尘处理设备,包括支架2,通过支架2固定 的烟尘腔1和进气腔3,进气腔3设置在烟尘腔1上方;
烟尘腔1下端设有出气口6,烟尘腔1中设有一组阳极扣板4和一组阴极扣 板5;
所述阳极扣板4和阴极扣板5交错排布;
所述阳极扣板4包括包括一对阳极扣板板框7,所述阳极扣板板框7对称; 所述阳极扣板板框7内侧设有一组阳极固定扣8,对称的阳极扣板板框7的阳极 固定扣8位置相同,通过相同位置的阳极固定扣8水平设置一根电晕丝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9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