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中草药成份的桑黄栽培方法及桑黄菌株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319615.X | 申请日: | 2016-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0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清龙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C05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张晶,郭佩兰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草药 成份 栽培 方法 菌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含中草药成份的桑黄栽培方法及以该方法栽培的桑黄菌株。
背景技术
依据目前的科学研究,桑黄具有防癌抗癌、保护肝脏、降低血脂、调整血糖与免疫系统、抑制尿酸等优良药效,被视为是防癌良方,然而,野生桑黄数量稀少、生长缓慢,价格高而难以普及,因此,开始出现了人工栽培桑黄的技术,例如太空包栽培或液体培养等,藉以缩短桑黄生长时程、提高产量。
然而,单一桑黄的成份、药效有限,使用者仍然需要搭配其他不同中药材一同服用才能达到预定的药效,这使得药材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中医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中草药成份的桑黄栽培方法,能栽培出具有额外中药材成份的桑黄菌株,进而具有较一般桑黄为佳的药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中草药成份的桑黄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制备培养基:将桑葚树枝进行干燥后磨粉成为一第一原料,备至少一中药材作为一第二原料,备一淀粉作为一第三原料,将该第一原料、该第二原料、该第三原料以及水共同混合搅拌均匀为一培养基。
装瓶:将该培养基装入一培养瓶中。
灭菌: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瓶进行灭菌处理。
植菌:将桑黄的菌种置入该培养瓶中。
封瓶培养:在一除菌环境中将该培养瓶封装后进行培养,以获得具有该第二原料中的中药材成份的桑黄菌株。
更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中更添加有红糖。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原料包含复数种不同的中药材。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原料为玉米淀粉。
更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中的水重量为所述第一原料、所述第二原料与所述第三原料的重量总和的0.8倍。
更进一步地,所述菌种的桑黄含有桑黄以外的中药材的成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原料、所述第二原料、所述第三原料的重量比为1:1:1。
更进一步地,在灭菌的步骤时,以一灭菌釜在120℃下加热2小时。
更进一步地,封装后的培养瓶经过2至4个月的培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桑黄菌株,通过上述的含中草药成份的桑黄栽培方法所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中草药成份的桑黄栽培方法和桑黄菌株,具有除了桑黄本身药效的外的其他中药药效,且培养方式简单、良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至图6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培养基;11:第一原料;12:第二原料;13:第三原料;14:水;20:菌种;20’:桑黄菌株;30:培养瓶;31:封膜;S1:制备培养基;S2:装瓶;S3:灭菌;S4:植菌;S5:封瓶培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可能的实施形式,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含中草药成份的桑黄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制备培养基S1:将桑葚树枝进行干燥后磨粉成为一第一原料11,备至少一中药材作为一第二原料12,备一淀粉作为一第三原料13,将该第一原料11、该第二原料12、该第三原料13以及水14共同混合搅拌均匀为一培养基10。其中,该第二原料12可为中药材粉末或是包含药汁的中药材(其药汁的水份重量不计入第二原料12的重量,而应计入水14的重量),而该第三原料13可使用玉米淀粉等。较佳者,该第二原料12包含复数种中药材彼此混合,该第一原料11、该第二原料12、该第三原料13与水14以搅拌机混合均匀。在本实施例中,该培养基10中的水14重量为该第一原料11、该第二原料12与该第三原料13的重量总和的0.8倍,该第一原料11、该第二原料12、该第三原料13的重量比为1:1:1。在较佳实施例中,该培养基中更可添加有约1wt%的红糖以促进桑黄生长。
装瓶S2:将该培养基10装入一培养瓶30中。更明确的说,该培养瓶30具有一容置空间与一开口,该培养基10适量地盛入该容置空间中,如图2所示。
灭菌S3:将装有培养基10的培养瓶30进行灭菌处理。较明确来说,将该培养瓶30置入一灭菌釜中在120℃下加热2小时,以达到灭菌效果。
植菌S4:将桑黄的菌种20置入该培养瓶30中,如图3所示。较佳者,该菌种20的桑黄含有桑黄以外的药材的成份,更明确来说,该菌种20可以选用以本发明的培养方法所培养的桑黄菌株,其已含有额外中药材成份,以确保培养瓶30中的所有桑黄菌株均含有额外的中药材成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清龙,未经陈清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9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桃园套种半夏的高产栽培方法
- 下一篇:秀珍菇的袋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