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3D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9428.1 | 申请日: | 2016-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2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黄泽群;陈静;黄志刚;秦勇;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巨影三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321;B29C64/295;B22F3/115;B33Y30/00;B33Y4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新型 智能 打印机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竖向设置在底座(1)一侧的立柱(3)、架设在立柱(3)顶端的横梁(4)、设置在横梁(4)下方的驱动机构、打印喷头(10)和物料处理机构(9),所述打印喷头(10)设置在物料处理机构(9)的下方且与物料处理机构(9)连通,所述驱动机构与物料处理机构(9)传动连接;
所述物料处理机构(9)包括补料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补料机构包括储料盒(15)、设置在储料盒(15)下方的进料口(14)、设置在储料盒(15)上方的补料组件,所述补料组件包括驱动轮(23)、传动组件和竖向设置的推板(16),所述驱动轮(23)通过传动组件与推板(16)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驱动轮(23)上的偏心轴(22)、连接杆(21)、水平设置在的导轨(20)、设置在导轨(20)内部的滑块(19)和推杆(17),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通过偏心轴(22)与驱动轮(23)铰接,所述连接杆(21)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滑块(19)上的铰接轴(18)铰接,所述滑块(19)通过推杆(17)与推板(16)传动连接,所述推板(16)设置在储料盒(15)的开口的一侧,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储料盒(15)的开口的另一侧,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盒(24)和设置在加热盒(24)下方的出料管(25),所述加热盒(24)的高度和储料盒(15)的高度一致,所述出料管(25)与打印喷头(10)连通;
所述立柱(3)的一侧设有中控室,所述中控室内设有PLC、蓝牙和定时控制模块,所述蓝牙和定时控制模块均与PLC电连接;
所述定时控制模块包括定时控制电路,所述定时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电阻(R1)、可调电阻(RP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继电器,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U1)的阀值端和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阀值端通过电阻(R1)和可调电阻(RP1)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阀值端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控制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和集成电路(U1)的重置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K1),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继电器线圈(K1)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向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驱动组件包括若干竖向设置在横梁(4)下方的气缸(5)和水平设置在气缸(5)下方的固定杆(6),所述气缸(5)通过气缸(5)的活塞杆(11)与固定杆(6)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固定杆(6)下方的驱动电机(7)和驱动杆(8),所述物料处理机构(9)设置在固定杆(6)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7)通过驱动杆(8)与物料处理机构(9)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与继电器线圈(K1)并联,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室还设有若干控制按键(12)和显示界面(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位于打印喷头(10)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巨影三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巨影三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94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