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水体中溶解甲烷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9300.5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8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红;詹力扬;陈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水体 溶解 甲烷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中溶解甲烷的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测定水体中溶解甲烷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甲烷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有机痕量气体,其温室效应是同等量二氧化碳的20倍,在大气化学中起到重要作用。大气中甲烷浓度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显示了其源和汇的不平衡。海洋是大气中甲烷的净源,世界许多大洋及近岸海域中甲烷的分布特征,引起很多科学家的关注。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为气相色谱法,首先将水样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溶解气体,然后将气体注入色谱柱,经分离后分别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根据原理不同,分析海水中溶解甲烷气体时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顶空平衡法、真空脱气法和吹扫捕集法。
顶空平衡法:在一个密闭体系中,待测组分根据亨利定律在液相与顶空气相之间达到热力学平衡,通过测定气相中的组分含量而计算出待测水样中该组分含量(McAuliffe,1963)。但是该方法需要的平衡时间太长,而且灵敏度较低,一般不适于低浓度海水样品中的甲烷测定。
真空脱气法:真空脱气法是指将水样引入一个已被抽真空的密闭容器中,置于恒温超声水浴中,帮助溶解气体从液相中脱出,进而引入检测器的测定方法(Schmitt,1991;Lammers,1994)。但是该方法对不同甲烷浓度的海水样品具有不同的脱气效率,难以通过标准样对待测样品校正。
吹扫捕集法:又称气体抽提法,利用高纯气体(N2或He)将海水中溶解的气体吹出,并收集在吸附剂上,待解吸后予以测定,该方法首先由Swinnerton等(1962)提出。虽然早期有研究者采用干冰冷阱,或半导体制冷等技术,将甲烷气体吸附在分子筛上,但是因温度不够低,吸附的部分甲烷会缓慢流失,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靠性高,检测限低,节省人力的一种测定水体中溶解甲烷的装置和方法。
所述测定水体中溶解甲烷的装置设有氮气钢瓶、第1减压阀、质量流量控制器、第2减压阀、流量计、六通阀、第1三通阀、第2三通阀、Nafion管、半导体制冷器、吹扫管、捕集管、杜瓦罐、电加热管、十二通阀、科伦泵、样品瓶、气相色谱仪;
所述氮气钢瓶分别连接第1减压阀、第2减压阀、质量流量控制器,第1减压阀出口连接流量计入口,流量计出口连接Nafion管后排空;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出口连接六通阀入口,六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第1三通阀,第1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吹扫管,吹扫管的出口连接第2三通阀入口,第2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Nafion管入口,Nafion管的出口经六通阀后连接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出口连接捕集管,电加热管包裹在捕集管外围并位于杜瓦罐内,捕集管出口连接气相色谱仪;第2减压阀的出口连接第1三通阀;样品瓶通过科伦泵连接十二通阀,十二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吹扫管。
所述氮气钢瓶可采用高纯氮气钢瓶。
所述样品瓶可设10个,10个样品瓶与十二通阀入口相连。
氮气钢瓶分为三路,第1路经减压阀连接流量计,流量计出口连接Nafion管入口,并从Nafion管的出口排空;第2路连接质量流量控制器入口,质量流量控制器出口连接六通阀入口,六通阀出口连接第1三通阀入口,第1三通阀出口连接吹扫管入口,吹扫管出口连接第2三通阀入口,第2三通阀入口连接Nafion管入口,Nafion管的出口连接六通阀另一入口,六通阀出口连接半导体制冷器入口,半导体制冷器出口连接捕集管入口,捕集管位于盛装液氮的杜瓦罐内,外围包裹电加热套,捕集管出口连接气相色谱仪;第三路经减压阀连接三通阀入口,三通阀出口连接吹扫管;所述捕集管可以在机械臂的带动下,通过升降实现进入和离开杜瓦罐的动作。
所述测定水体中溶解甲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样阶段:将甲烷样品瓶的出口连接科伦泵,科伦泵的进样量根据该批水样中甲烷浓度的范围来确定,一般大洋水体中甲烷浓度低可以增加进样量,近岸水体中甲烷浓度高只需少量进样,科伦泵出口连接十二通阀,然后通过十二通阀的出口进入吹扫管,完成进样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9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粮食农药残留自动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确定覆岩裂隙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