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8610.5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J20/2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0664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废水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植物基生物质加入含氮磷酸盐然后升温活化成炭,得到改性后的活性炭,然后将待处理水注入预臭氧接触池,然后进行混凝沉淀,再进入砂滤池过滤,滤液进入主臭氧接触池,然后进入生物活性炭池,在生物活性炭池中加入制得的活性炭,吸附处理2‑3h,然后进入调节池,并在调节池中加入高效混凝剂,通过气动搅拌,使混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最后通过斜管沉淀池,废水中的固‑液成分被分离,分离出来的水加氯消毒,即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公开的废水处理工艺,成本低,效率高,环保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活性炭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吸附剂,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催化性能,原料充足且安全性高,耐酸碱、耐热、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易再生等优点,对水中溶解的有机污染物如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石油及石油产品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对用生物法和其他化学法难以去除的有机污染物,如色度、亚甲基蓝表面活性物质、除草剂、杀虫剂、合成染料及许多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此外,活性炭对电镀废水和冶炼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水质浑浊有明显的澄清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异臭、异味,对细菌也有极好的过滤作用。因此,活性炭在水处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普通活性炭存在灰分高、孔容小、微孔分布过宽、比表面积小和吸附选择性能差等特点,加上其表面官能团及电化学性质的一些限制,使其对污染物的吸附去除作用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改性,以增大其吸附能力,缓解水污染压力。而且目前存在的水处理工艺耗时时间长,成本高,且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处理过程中的吸附剂是由废弃的植物基生物质制备而来,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该活性炭吸附量大,废水处理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吸附剂的制备:
1)将100-120份植物基生物质粉碎,加入5-180份含氮磷酸盐,搅拌12-48h,得到混合物料;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10-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50-650℃,保持恒温30-50min,然后以18-20℃/min的升温速度,迅速升温至800-900℃,保持恒温1-2h,活化成炭,将得到的样品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置于真空干燥箱中,100-12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活性炭;
(2)将待处理水注入预臭氧接触池,然后进行混凝沉淀,再进入砂滤池过滤,滤液进入主臭氧接触池,然后进入生物活性炭池,在生物活性炭池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活性炭,吸附处理2-3h,然后进入调节池,并在调节池中加入高效混凝剂,通过气动搅拌,使混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最后通过斜管沉淀池,废水中的固-液成分被分离,分离出来的水加氯消毒,即达到排放标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1)中,所述植物基生物质为木屑、竹屑、秸秆、玉米芯、核桃壳、甘蔗渣、酒糟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1)中,所述含氮磷酸盐为三聚氰胺磷酸盐、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磷酸铵、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主臭氧投入量为1.0-2.0mg/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所述生物活性炭滤池为翻版滤池,滤速为12-15m/h,活性炭层厚度为2-3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所述高效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1: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8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自动净水器
- 下一篇:废水分流分离分质处理利用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