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脾和胃银杏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17131.1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蔡锦源;熊建文;孙松;梁豪荣;刘炜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梁月钊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脾和胃银杏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科植物银杏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又名白果树,树龄可达千年以上,是古 代二叠纪孑遗植物,有植物界中的“活化石”之称,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 孑遗植物。近代科学表明,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其中银杏叶中含有黄酮 类、萜类、酚类、有益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有效成分。银杏叶提取物含有大 量的银杏黄酮,银杏黄酮能有效抵抗和预防电脑、手机等电子电磁辐射对人体造 成的损害,特别是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明显,还具有软化血管、清除血液中垃圾、 降三脂、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活性物质中黄酮的含量决定着银杏叶的药用价值, 想要获得较多的黄酮,关键在于银杏叶的提取方法;传统的提取过程中,溶剂在 加热的条件下容易进入细胞,但可溶性物质在热的条件溶解度更高,先后被溶解 而出现很高的渗透性,造成提取率低、活性成分低,而且工艺繁琐,生产周期长。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一种纯天然复合物,其含量占茶叶干 物质总量的10%-25%(福林酚法)。茶多酚是由儿茶素类(黄烷醇类)、花青素类 (花白素和花青素)、花黄素类(黄酮及黄酮醇类)、酚酸及缩酚酸类四大物质组 成,其中儿茶素类最为重要,活性最高,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80%。茶多酚 是一种高效纯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人体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 瘤、抗辐射、抗病毒、抗衰老、降脂减肥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还具有抑制动脉 粥样硬化、清除口腔异味、增强血管抵抗能力等作用。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比 VE、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强3-9倍,目前已广泛应 用于各类食品的抗氧化保鲜、医药、保健品、化妆品以及日用品等各个领域。提 取是茶多酚生产与制备的第一步,如何在低成本下提高茶多酚的提取率,并且保 持茶多酚的生物活性,是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工业生产上一般是先将茶叶粉碎后 过筛,再在高温条件下用水或者高浓度乙醇水溶液浸提。现用的高温浸提方法存 在的问题有:(1)能耗高;(2)产品活性低(茶多酚易氧化);(3)提取物杂 质含量高(高温易浸出杂质);(4)后续纯化次数多,茶多酚损失量大;(5) 茶叶粉末高温浸提时易糊化,不易过滤;(6)对设备要求高。因此对茶多酚提 取方法的改进与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甜叶菊甙具有优良的生理特性和稳定性,作为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 食品、饮料、酿酒、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不仅提取工艺日趋成熟,提取率也 日益提高。目前从甜叶菊叶子中提取甜叶菊甙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提取法和水 提取法,其中有机溶剂提取法溶剂消耗大、成本高、实用性欠佳。热水浸提法是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提取方法,工业中甜叶菊甙水提取的一般工艺流程如下:甜 叶菊叶→水浸(8-10h)→粗滤→沉淀除杂→精滤→纯化→脱色→脱盐→浓缩干燥, 其中水浸萃取和纯化为该工艺的关键步骤,使用比较广泛的萃取方法为80℃的 热水多次浸提,纯化的方法现多采用树脂吸附分离,脱色的方法主要有活性炭脱 色和树脂脱色两种。该工艺的缺点是提取时间长,热能消耗高,高温高压对设备 操作安全性要求高,纯化和脱色过程中连续性较差,同时树脂和试剂用量大,树 脂利用率低,操作耗时长。
保健茶,在我国又称药茶,主要是以绿茶、红茶或乌龙茶等茶叶为原料,同 时加入有疗效的单味或复方中药制成,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用茶养生治病的记载, 对茶的保健知识,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期,早在公元前200年的西汉初期,已把 茶叶作为药用。唐代以后,以茶配伍中药有所发展,宋代有药茶专著,近代保健 茶更为普遍。对药茶的研究和应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现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应酬增多,为了工作经常大量饮酒,作息 时间不规律,饮食不正常,不仅导致身体不适,还容易引发胃部疾病,降低人体 免疫力,使人心情烦躁,记忆力减退。
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健脾和胃茶产品,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未经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7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宁心安神健脾开胃蜜饯肠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翠叶金丝保健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