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组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5903.8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柏林;杨丹丹;孙晓辉;赵维鑫;刘振;樊航旭;李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厌氧 自养 臭氧 氧化 耦合 垃圾 渗滤 流程 排放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垃圾渗滤液依次通过预处理系统、主体生物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由调节池、吸附池和混凝池组成,废水依次经过上述装置进行预处理;出水进入主体生物处理系统,主体生物处理系统包括厌氧EGSB反应器、A/O短程硝化反应池、厌氧氨氧化UASB反应器,所述的上述处理装置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实时调控,进行脱氮除碳反应;出水进入深度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所述的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二级混凝池、一级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池、MBR二次生物反应池、二级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池,最终出水的有机物和总氮、氨氮都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具有高效脱氮除碳、节能降耗、运行稳定的优点,同时实现了零浓缩液产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组合工艺。
背景技术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含氮物质以及种类繁多的重金属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周围环境的巨大威胁。尤其是其中所含的氨氮,是渗滤液稳定化处理的关键因素;并且过高的氨氮浓度会抑制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生化处理的效果。国家颁布的《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GB16889-2008),增加了对总氮排放的标准,要求出水总氮质量浓度小于40 mg/L,至今,它仍是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一大难题。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通常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组合。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市场上较为成熟的深度处理工艺是超滤、纳滤等膜工艺,虽然经纳滤处理后的上清液达标,可直接排放,但纳滤分离后产生的浓缩液色度深、盐分高、COD主要为难降解的腐殖酸类物质,很难处理,常采取回喷、回灌填埋或外运处理等方式处置,易形成二次污染。此部分约占总处理水量的40%,工艺能耗大,运行及投资费用高,所以浓缩液的处理是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又一大难题。总的来说,传统工艺存在处理工艺复杂、化学药剂消耗量大、成本高、处理后垃圾渗滤液总氮排放不达标、浓缩液处理不达标等缺陷。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串联工艺是目前废水生物脱氮领域内最经济、最简洁的工艺之一。短程硝化技术,是将生物硝化过程控制在氨氧化阶段,使NH4+-N在转化为NO2--N后不再转变为NO3--N;厌氧氨氧化技术是将NH4+-N和NO2--N 直接转化为氮气的生物反应技术。而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则结合了两种技术的优点,相对于传统脱氮工艺而言,该工艺具有耗氧量低、无需有机碳源、剩余污泥量少、脱氮效率高等优点。
此外,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可将垃圾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降解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其可生化性,后续通过MBR工艺的二级生物处理及臭氧深度氧化,使出水有机物达标排放。同时实现脱色、除臭的目的。臭氧强氧化深度处理技术,可实现垃圾渗滤液“零浓缩液”的目的,彻底解决传统工艺中浓缩液难处置、处置成本高的问题。
因此,如何将以上两种技术应用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就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组合工艺,通过厌氧技术、自养脱氮技术、与臭氧高级氧化技术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从而具有高氨氮去除率、高色度去除率、高COD去除率、运行稳定、对水质变化适应能力强、费用较低、零浓缩液产生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组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垃圾渗滤液经吸附池、混凝池进行预处理;
(2)混凝池的出水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回流液混合后,在厌氧EGSB反应器中进行同步反硝化产甲烷化反应;
(3)厌氧处理出水55%-60%进入A/O短程硝化反应池,剩余部分进入集水池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5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