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屏自导式加工件毛刺去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2752.0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5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林献坤;刘涛;戴凤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9/06 | 分类号: | B24B9/06;B24B49/00;B24B41/00;B24B47/00;B24D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导 工件 毛刺 去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毛刺去除机,尤其是一种视屏自导式加工件毛刺去除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加工件毛刺去除的方案有多种。一是利用人工去毛刺的方法,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容易对零件造成损坏。二是利用化学去毛刺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不利于流水线作业。三是电解去毛刺,利用电解作用,去除金属零件毛刺,但会使零件表面失去原有光泽,甚至影响到零件尺寸。四是超声波去毛刺,利用产生的几百个大气压的瞬间冲击力去除毛刺,但不能去除可用肉眼看见及黏结强度较高的毛刺。五是高压水喷射去毛刺,以水为媒介,利用水的瞬间冲击力去除毛刺,设备造价高,会增加加工成本。另外,上述去毛刺方法,都不能只针对加工件毛刺部位进行毛刺去除作业,实现自动化、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目标。本发明涉及一种视屏自导式加工件毛刺去除机,能够实现企业实现自动化、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目标,只针对加工件毛刺部位进行毛刺去除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视屏自导式加工件毛刺去除机,它能够利用视觉传感器检测毛刺部位,只针对毛刺部位进行毛刺去除作业,缩短加工时间,并能保证加工精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视屏自导式加工件毛刺去除机,包括底座,装在底座上的回转部件,传感器组件,工作台组件,磁针刀具组件,机械臂,所述底座、机械臂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底座内固定连接回转部件,机械臂上装有磁针刀具组件;所述回转部件包括蜗杆、回转底座、蜗轮,主轴、旋转电机,所述主轴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和法兰盖安装在回转底座内,主轴上通过平键连接蜗轮,蜗轮与安装在回转底座内的蜗杆啮合连接,蜗杆一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和法兰盖与回转底座连接,旋转电机固定在回转底座的侧面;所述主轴上端固定连接工作台组件,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工作台,推杆电机,滚珠,所述工作台与主轴固定连接,工作台和底座之间设有四分之一的圆弧槽,圆弧槽内装有滚珠,工作台上面装有推杆电机;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支撑杆、视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支撑杆固定在地面上,视觉传感器嵌入在传感器支撑杆上端;所述磁针刀具组件包括刀柄、永磁铁、磁针安装套、磁针保护套、磁针,所述刀刀柄是通过气动夹紧装置安装在机械臂上,永磁铁嵌在刀柄内的,磁针安装套套在刀柄外,磁针嵌入磁针安装套上的圆孔内,磁针保护套套在磁针安装套外。
所述蜗轮下端面与下法兰之间装有推力球轴承,用于承载工作台组件和加工零件。所述回转底座侧面装有小电箱及小电箱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是通过视觉传感器检测到毛刺部位后,只对毛刺部位进行走刀,对于非毛刺部位不会有走刀现象,缩短了走刀时间。
2、本发明通过视觉传感器反馈毛刺位置,机械臂走位精确可控,不会在非毛刺面进行误磨。
3、本发明利用机械臂,带动磁针的转动,通过磁针与工件表面的相对滑动,进行毛刺的去除,而每次接触时间较短,不会破坏工件表面组织结构,不会产生微观裂纹,表面加工精度较高,加工质量好。
4、本发明利用六自由度机械臂进行加工,可加工零件多个表面,灵活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视屏自导式加工件毛刺去除机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磁针刀具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回转部件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局部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6,本发明的视屏自导式加工件毛刺去除机,由底座4,回转部件5,传感器组件6,工作台组件,磁针刀具组件,机械臂9等机构组成。底座4用螺栓3固定在地面2上,用来承载回转部件、工作台组件和零件等。底座4内通过螺钉15固定连接回转部件5。机械臂9固定在地面2上,机械臂9上装有磁针刀具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2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